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很多人肠胃不舒服,拉肚子等身体不适症状经常出现。那么夏天老是拉肚子怎么办?如何防止夏季腹泻呢?医院脾胃科主任白光怎么说……
夏季腹泻呕吐的特点
夏季腹泻好发于7~8月,与农历六月的时间相近,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恶心欲吐等消化道症状,亦可有四肢酸痛、疲倦乏力等症。西医称之为急性胃肠炎或急性腹泻,又分为细菌性腹泻和非细菌性腹泻。现代医学对其多采用对症补液支持及抗生素等治疗,但抗生素的使用易导致肠道菌群二次失调。中医学对夏季腹泻具有自身独特的认识,治疗上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
病因
急性胃肠炎是指由于病原菌侵入人体肠道并在里面进行繁殖,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导致水/电解质渗出和肠道蠕动增加而引起的。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肠道致病菌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被致病菌污染。同时,外出就餐人员增多,食用生冷食物、冰镇饮品的机会增多;且夏季出汗多,大量饮水使得胃液稀释,对致病菌局部抵抗力降低。
中医与夏季腹泻
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四时所主之气不同,四季民病亦有差。《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古人发现长夏民众容易罹患洞泄之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洞泄”之“洞”字作“疾速”解,其主症为食物下咽后未及消化而旋即泻出。长夏洞泻,好发于脾虚之人或阳虚之人,主要以外感寒邪及风邪为主要病因。脾虚则脾胃运化之力下降,饮食不当则脾胃易伤,阳虚则卫外不固,易遭虚邪贼风侵袭。长夏洞泄每因寒中而发,或外感于寒,或进食生冷而内伤阳气;寒中而损伤脾胃阳气,脾胃运化失常发为腹泻。长夏而湿胜,脾失健运,水走肠间,发为腹泻,甚则泄泻至水状;水湿阻滞中焦,阻滞脾胃升降,胃气上逆则见恶心欲吐,纳差,胃气不降则有腹胀。因寒而发当兼有腹部发凉或恶寒等症状;夏季腹泻多兼腹痛,痛无定处,时发时止,符合风善行数变之性,符合脾虚而木乘或肝木克脾土的病机。
处方推荐
藿香正气散化裁
适用于寒湿内停,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组方:藿香2袋,大腹皮2袋,白芷2袋,紫苏1袋,茯苓2袋,半夏2袋,白术2袋,陈皮3袋,厚朴3袋,苦桔梗2袋,炙甘草3袋。用法:1剂/日,分2次口服
随症加减:若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兼气滞脘腹胀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葛根芩连汤化裁
适用于腹痛即泻,泻下急迫,里急后重,势如水注,或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组方:葛根2袋,黄连3袋,甘草3袋,黄芩2袋用法:1剂/日,分2次口服
随症加减: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郎以行气而除后重;兼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夹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
参苓白术散加减
适用于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面色萎黄不华,稍进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大便次数次数明显增多,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组方:白扁豆1袋,白术2袋,茯苓2袋,甘草3袋,桔梗1袋,莲肉1袋,党参2袋,砂仁2袋,山药2袋,薏苡仁1袋等
随症加减:兼见胃脘腹部寒冷加附子,干姜温中散寒;见肠滑失禁,加石榴皮,煨肉豆蔻温中涩肠止泻
中医特色疗法
1、针刺疗法
针刺天枢、中脘,关元神阙、气海、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用补法,时间15分钟。1次/天,7天为1个疗程
2、穴位贴敷
将中药粉末(干姜、吴茱萸、肉桂、丁香、苍术、细辛、胡椒等)用黑醋或黄酒调成丸状,均匀铺于医用贴敷上,脘腹冷痛者可用姜汁调丸。将医用贴敷固定于相应穴位(一般选神阙、天枢、内关、足三里等),5~7次为一个疗程。
3、耳穴压豆
选择脾、胃、大肠、小肠、交感5个穴位,先用75%酒精对耳廓进行清洁消毒后,右手持镊子夹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对准穴位进行贴敷。并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出现发热、发胀等感觉,每日揉按3min,每日2次。
饮食宜忌
宜
清淡流质饮食,如果汁、米汤、面汤等,以咸为主。
禁
酒,辛辣,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慎
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
食疗
食
*
疗
豆花煎鸡蛋
大枣糯米粥
1
大枣糯米粥
材料:山药g,薏苡仁g,荸荠粉g,大枣50g,糯米g,白糖适量。
做法:将薏苡仁淘洗干净,山药打成粉。用薏苡仁、糯米、大枣入锅煮粥,煮至薏苡仁开花,糯米熟烂时,将山药粉撤入锅内,边搅边撒,约隔20分钟后,将荸荠粉撤入锅内,搅匀,停止加热,将粥盛入碗中,加白糖。每次食一小碗,温热食。
功效功用:补益中气,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乏力等症。
1
豆花煎鸡蛋
材料:扁豆花30克,鸡蛋1个,盐少许。
做法:将鸡蛋打入碗中与扁豆花拌匀,用油煎炒,撤盐末少许即可。
功效功用:清热解毒,化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纳呆身重等症。
医院脾胃科主任白光供稿(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cfxyy/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