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划过天空的时候,不同的时空发生了交叉,一切秩序都被打破了。”
《彗星来的那一夜》(Coherence)是一部关于平行时空的科幻电影。情节设定在八个朋友的聚餐中,电影开始时,一颗彗星划过天空,正在给男友Kevin打电话的女主角Emily的手机屏幕突然震碎,接着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Emily在饭桌上听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对话、房子突然停电、一片漆黑中突然有人粗暴地敲打房门,屋子门口出现了不知姓名的纸条、抬头一看,发现了对面正有个一摸一样的房子,里面的自己,正在做着和现在自己同样的事情…….
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慌神了,他们用掷骰子、拿着做了标记的荧光棒等各种方式来标记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隐瞒彼此的秘密,让有些人愧疚,让有些人懊恼,甚至还有人想着去其他房子里干掉那个自己......
结尾时Emily走出房门,在漆黑的夜里,她发现了无数个一摸一样的房子,和一摸一样的自己…….
《彗星来的那一夜》的英文名叫Coherence,直译就是相干性,指的是物理学中波与波之间相互干涉的现象。这里涉及一个常听到的理论——薛定谔的猫:关在盒子里的猫有两种状态:生和死。在盒子被打开的一瞬间这只猫的状态,又衍生出两种理论,一种说这只猫只会有一种状态,要么活着,要么死了。另一种理论说这只猫并没有选择“生”或者“死”的任意一种,而是这两种状态同时存在于宇宙中:一个时空里的猫是死了的,另一个宇宙里的猫是活着的,只不过这两个时空在很短的时间里“退相干”(decoherence)了,因此他们不会交叉而是共同发展,也就出现了《那些年》里所唱到的“平行时空”。
这部电影中,因为彗星的到来,平行时空发生了交叉。
导演詹姆斯·布兰特(JamesByrkit)说这部电影“花了一年多构思剧情,用了五天拍摄,再几个月的时间剪辑”,因为没钱,电影的拍摄场地就是导演自己的家,整个电影用了两部摄像机,八个演员,和四个工作人员。
“没钱迫使你去创造新的拍摄方法。”布兰特这样告诉我们,他也是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兰戈》(Rango)的编剧。
实际上,《彗星来的那一夜》是一部没有剧本的电影,布兰特写了一份12页的大纲,然后把演员的身份、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一些基本设定告诉演员,之后剧情怎么发展,完全看电影自己的发挥。
“我们开始都很懵,真的会被突如其来的停电和敲门声吓到,不过到了后来我们都熟悉了彼此和剧情后,就好多了。”饰演hugh的演员雨果·阿姆斯特朗(HugoArmstrong)说道。
影片从头到尾一共出现了处矛盾和十几次的时空交叉,“烧脑”是观众对这部小众的硬核科幻片最常见的评价。
见到布兰特的时候他已经被影迷们问了两个小时的问题,“我以为只有四五个人会来看电影,没想到座无虚席。”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中国影迷会如此热情。布兰特表示,《彗星来的那一夜》可能会出中国版,导演、演员都来自中国。
我们和布朗特、阿姆斯特朗聊了聊关于这部电影的幕后故事、想表达的想法以及电影里没有挑明的疑惑。以下部分问题来自观众的提问,回答稍作整理,和原话略有出入。
整部电影都在这个房间里进行,这里也是导演自己的家。
好奇心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cfxyy/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