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太信,此时此刻,一颗直径约为1公里的致密小行星正在快速接近地球,快到每秒19.56公里,年1月18日将造访地球轨道,与地球最近距离只有.76万公里,相当于地球与月球距离的5.15倍。
它不是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因为已经被科学家编号为()PC1。不要慌,()PC1不会撞击地球,都说了它与地球最近距离为.76万公里,比月亮还要远得多,肯定是比较安全的距离。
年8月9日,天文学家罗伯特·麦克诺特通过赛丁泉天文台观测到一颗未知的天体正在接近地球,它就是()PC1。()PC1被挂上了很多头衔,S型小行星,近地天体,潜在危险小行星,阿波罗小行星。
为何()PC1有这么多头衔?这些头衔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S型小行星?
S型小行星是石质小行星,主要由铁和镁等金属元素的硅酸盐构成,一颗小行星是否是S型小行星,最重要的一种判别方法是它的天文反照率,一般超过0.2,反照率越高说明石质小行星致密性越高。
太阳系中大约有17%的小行星属于S型小行星,数量仅次于碳质C型小行星。科学家曾对11颗S型小行星进行了研究,平均密度为3克每立方厘米。
()PC1的反照率为0.,属于S型小行星,0.表明它是颗致密的小行星,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没准还含有贵金属,例如黄金和白银。
什么是近地天体?
太阳系附近的小天体有很多,如果要计算的话,只怕要以亿作为基本单位,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位于海王星轨道外侧的柯伊伯带,还有包围太阳系奥尔特星云,但是并非所有的天体都叫近地天体(NEO)。
在人们看来,近地天体应该是根据天体与地球的最近距离来确定的,其实不然,按照美国宇航局的惯例:只要一个天体与太阳的最近距离小于1.95亿公里,那么这个天体就是近地天体。
其实这种确定方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地球无时不刻不在以每秒29.78公里的速度在公转,天体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在不断变化,但天体与太阳的最近距离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PC1运行在与黄道面倾角为33°的椭圆轨道上,近日点0.9AU(1AU约等于1.5亿公里),在地球轨道内侧,远日点1.8AU,在地球轨道外侧,轨道周期为天,因此,()PC1是近地小行星。
什么是阿波罗小行星?
阿波罗小行星属于近地小行星,是科学家对近地小行星的一次专门分类,并以年阿波罗这个名字来命名,阿波罗小行星轨道半长轴大于1AU,即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但是与太阳的最近距离又要小于1.AU,即地球与太阳的最远距离。
所以,阿波罗小行星经常在地球附近穿越,也是对地球最具威胁的一类天体,年2月15日,在俄罗斯南部车里雅宾斯克市上空爆炸的流星就是一颗阿波罗小行星,造成约人受伤。
()PC1的椭圆轨道为1.8AU*0.9AU,很明显也属于阿波罗小行星之列。
什么是潜在危险小行星?
科学家把一部分有可能会撞击地球的近地小行星划分为潜在危险小行星,当然,潜在危险小行星的划分是有标准的。
一,近地小天体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只要小于或等于19.5倍月球距离(.8万公里),二,近地小天体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米,因为米天体进入大气层,有很大几率保存下来。
()PC1直径为1公里,比米的标准大的多,()PC1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76万公里,也比.8万公里要近得多,()PC1就是一颗潜在危险小行星。
结尾
现在,该知道()PC1有这么多头衔的原因了吧。
截止到年1月3日,全球科学家一共发现了27,颗小行星,潜在危险小行星累计数量多达颗,其中有颗直径达到1公里,()PC1小行星自然也包括在里面。
所以地球上并非绝对的安全,要知道万年前的一颗超大彗星撞地球,制造了第5次物种大灭绝事件,让昔日的霸主恐龙顷刻覆灭,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提出了外星移民计划和小行星防御计划,正所谓居安思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cfxyy/9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