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治疗流程(点击图片放大)
2单一外侧切口治疗
肘关节外侧切口治疗示意图:
A皮肤切口由肱骨外上髁分别向远、近端延伸,长约10~15cm
B通过桡侧腕短伸肌和指总伸肌腱间隙或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间隙进入
C套索缝合前关节囊
D穿2枚克氏针固定冠状突骨折
E复位固定桡骨头及经骨钻孔缝合修补外侧副韧带及伸肌腱起点
3内、外侧双切口治疗肘关节内侧切口手术示意图:
A皮肤切口从肱骨内上髁上方3~5cm处向腕部中点方向延长,超过冠状突约5~7cm,切口长约8~12cm
B复位冠状突骨折,克氏针临时固定后用接骨板固定冠状突骨块
4治疗10tips1.闭合复位后不能维持或石膏制动后再脱位均是关节不稳定的表现,应行手术治疗。
2.若闭合复位后关节稍不匹配且桡骨头骨折无需复位固定,则可在肘关节屈曲90°时前臂旋前行石膏固定,并嘱患者行肌肉收缩锻炼,伤后第1、3、7天复查,如关节获同心圆复位,则可行非手术治疗。
3.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后均需检查肘关节稳定性,目前,ODriscoll等主张在麻醉后行重力伸肘试验。
如肘关节明显脱位,则手术应修复前方结构、桡骨头及外侧副韧带、伸肌腱;如肘关节半脱位或脱位不明显则需结合术中所见,当前关节囊撕裂轻、冠状突骨块很小,可只处理桡骨头骨折和外侧损伤。
4.传统外侧切口通常选择Kocher入路,该入路难以很好暴露前关节囊及冠状突,尤其在桡骨头较完整时。
对损伤较轻者,伸肌腱起点未撕脱,可采用Kocher入路的改良入路,即指总伸肌劈开入路、桡侧腕短伸肌和指总伸肌腱间隙入路、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间隙入路。修复外侧尺骨副韧带,仍需通过Kocher入路。
5.显露冠状突骨块有3种方式:①从桡侧腕屈肌和旋前圆肌的间隙进入;②从尺侧腕屈肌的尺骨头和肱骨头间隙进入,显露前内侧面和高耸结节,此入路需格外注意保护尺神经;③过顶入路,即自尺侧屈腕肌肱骨头前缘进入,将前方屈肌旋前肌群一起拉向前外侧,此入路应用最为广泛。
6.单一外侧入路较内、外侧双切口治疗大多数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可获得更好的功能结果,术后发生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因此,单一外侧入路是目前治疗这类损伤的首选手术入路。
7.即使内侧副韧带损伤严重,也不建议行内侧切口修复韧带,因为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架通常可以在肘关节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使内侧副韧带瘢痕愈合。
8.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的患者,术后第2天即行全范围功能锻炼,包括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练习。
石膏制动者术后7-10天拆除后开始锻炼,6周内避免肘关节承受内翻应力,术后1个月内限制伸肘超过30°。
9.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者术后6-8周拆除,固定冠状突的克氏针术后8-10周拔除。
10.部分患者术后可能有创伤性骨化,加之严重软组织损伤后的瘢痕挛缩可导致关节僵硬。关节僵硬程度并不与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僵硬严重患者常需二期手术松解以改善肘关节功能。
好文推荐:
CT示脊柱多发骨质破坏,你想到了什么?
一卷绷带,轻松搞定踝关节骨折闭合复位
你对腰间盘突出症的理解可能是错的
强效抗凝药物并不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5分钟了解骨科牵引术
你可能会漏诊的7种骨盆髋部骨折
骨性关节炎患者该如何下楼梯?
外伤只有1种情况要打破伤风,这5种说法是错的!
编辑
Seaweed
投稿
seaweeed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lrfxyy/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