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护理篇
宝宝腹泻应该如何辨证和科学护理?
宝宝腹泻,辨其原因很重要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婴幼儿期高发的急性胃肠道疾病。腹泻一旦严重,很容易引起脱水症状。缓解和治疗宝宝腹泻,关键是分辨其原因(非感染性腹泻与感染性腹泻),以便能够对症治疗。
非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指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不伴有发热,偶有呕吐,一般状况良好,体重轻度下降,脱水症状不明显,多数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颗粒,粪便检查一般正常。
引起非感染性腹泻的因素
(1)喂养不当。
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进食的量超过了宝宝胃肠道的承受能力,或是食物品质不好,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比如,给宝宝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都可能使宝宝发生腹泻。
(2)气候变化。
宝宝体质弱,天气的剧烈变化很容易引起宝宝生病。比如气温过低,腹部受凉会使肠蠕动增加,气温过高则会使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腹泻。
(3)牛奶过敏。
如果宝宝脸上出现湿疹,便便呈水样,有可能是食物过敏的表现。牛奶是营养食品的首选,但有些宝宝喝牛奶后会出现不适,这主要是由于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在体内分解代谢需要有乳糖酶的参与,如果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则乳糖无法在肠道消化,就会造成肠鸣、腹痛甚至腹泻等症状。
科学护理
非感染性腹泻的宝宝多属于轻度腹泻。通常只要多注意饮食,宝宝就可自愈。一般不频繁呕吐,能口服补液的宝宝,可以正常饮食,只是宝宝的饮食需加以调整,比如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会加重腹泻。宝宝可继续接受母乳喂养,但要做到少量多次。
小贴士
对非感染性腹泻的宝宝切忌滥用抗生素。因为使用抗生素,不但不会起到积极作用,还会杀死肠道中的健康菌群,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加重宝宝腹泻。
感染性腹泻
除了非感染性因素外,感染性因素也是导致宝宝腹泻不可忽视的原因。感染性腹泻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导致腹泻的患儿大便中往往会有黏液,甚至有脓血样物质,每次排便量不多;病毒感染导致腹泻的患儿往往拉稀水样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很容易出现脱水情况。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腹泻
(1)霉菌。
如果宝宝的大便为黄色或绿色,稀薄,多泡沫,有黏液,呈豆腐渣样,这属于霉菌感染性的腹泻,通常是营养不良、体质弱或者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宝宝容易感染霉菌而引发腹泻。
(2)病毒。
病毒是引起腹泻最常见的因素,多发于8~11月份。小儿秋季腹泻主要就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发病的宝宝通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排出的大便为白色米汤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黏液,但没有腥臭味。
(3)致病性大肠杆菌。
这种病菌引起的腹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最容易在5~8月份发病。发病时多数宝宝不发热,也很少呕吐,腹泻次数不多。但严重时,宝宝就会出现发热、剧烈呕吐、大便次数频繁、脱水等现象,排出的大便呈蛋花汤样,有黏液和腥臭味。
科学护理
如果宝宝属于感染性腹泻,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同时父母要加强卫生清洁,注意食品及餐具卫生。多给予宝宝母乳喂养,能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概率。
另外,父母还应防止宝宝脱水。对轻度脱水的宝宝,可以用口服补液盐兑水来喝,既可以补水,又可以防止体内电解质紊乱。应尽量预防宝宝出现中重度脱水,其脱水进展可能会很快,一旦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最后,父母应加强腹泻的宝宝的臀部护理。宝宝的臀部皮肤娇嫩,频繁腹泻的时候很容易引起“红屁屁”,甚至导致局部皮肤破损。对不会表达的宝宝,父母需勤查看宝宝有无排便,及时给宝宝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用干布拭干,并用护臀霜涂抹,以保护局部皮肤。
健康小知识
留取大便样本的注意事项
为了准确知道宝宝腹泻的原因,对大便样本进行检测是常用的方法。在留存样本时,一定要将其存放于塑料瓶或保鲜膜中,而不要放在纸尿裤中,因为大便的水分被纸尿裤吸收后,很难检测出异常情况。便便样本要在1~2医院接受检查,否则容易出现假性结果。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qjfxyy/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