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日龄
原因:仔猪红痢
发病情况: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通过病猪和带菌者,经消化道传播。C型魏氏梭菌存在于部分母猪肠道中,随母猪粪便排出后,污染哺乳母猪的乳头、垫料、饲料、饮水、用具和周围环境等,当1-7日龄仔猪吮吸母乳或吞入污染物后感染。发病急,有时甚至来不及发现有临床症状即快速死亡,急性病例见红褐色血性粪便,腥臭,致死率极高。
对策:(1)猪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使用聚维酮碘消毒或者用烟熏消毒散(普达安)消毒。对母猪、产房、仔猪舍、地面、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温水清洗腹部、后躯皮肤、乳房,并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彻底消毒。喂初乳前,先挤出少许乳汁弃掉,然后让仔猪吃乳,以降低仔猪红痢发生和传播的几率。
(2)药物预防。小猪初生但还没吃初乳前,口服庆大霉素+秒停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在常发本病的猪场,在仔猪产出后,立即给整窝仔猪肌注大蒜苦参注射液+恩诺沙星、止血敏等,口服秒停、人工补液盐或葡萄糖,防止机体脱水,增强抵抗力。
二、1-7日龄
原因:仔猪黄痢
发病情况:是由一定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腹泻病。多发于出生后几小时到7日龄仔猪。主要以排出黄色黏液性稀粪和急性脱水、消瘦、高致死率为特征。管理不善,环境温度低,舍内卫生条件差时易感。
10-30日龄
原因:仔猪白痢
发病情况:由某些特定血清型致病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腹泻性疾病。病仔猪排出灰白色糊状稀粪,有腥臭味,污染肛门周围及后肢,病猪食少或不食,脱水,逐渐消瘦,衰竭而死。
对策:1、调理母猪乳汁至关重要。母猪日粮要合理搭配,饲料添加奥可欣母畜型完善日粮营养,配种后最初一个月内要限饲,配种80天后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xhfxyy/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