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彗星 >> 彗星产生原理 >> 正文 >> 正文

盘点11个曾经追寻过彗星的探测器

来源:彗星 时间:2025/3/18

早些年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与丘勒莫夫-格拉西门科彗星相撞,结束了其长达12年的探索旅程。然而除了“罗塞塔”号探测器,在这些年来还有哪些探测器跟踪或探测过哪些其他彗星?

国际彗星探测器

这颗探测器的前身是国际日地探测卫星3号(isee-3),由NASA宇航局发射,用于研究日地环境和太阳风。在完成最初的任务后,研究人员改变了它原来的轨道,使它成为人类第一个接近彗星的探测器,领先于其他国家。年9月11日,重新命名的国际彗星探测器(ice)从贾科比尼-津纳彗星彗核后方公里处穿过宽度为公里的贾科比尼-津纳彗星尾部,发回了大量数据。年3月,ice又观测到了哈雷彗星,从而成为第一个观测到两颗彗星的探测器。

“织女星”1号和2号

哈雷彗星可能是人类最熟悉的彗星,也是地球上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彗星。它在年的回归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哈雷彗星最近一次返回是在年,当时人类首次使用探测器访问哈雷彗星。在六个探测器中,最先抵达的是前苏联发射的织女星探测器。织女星1号和织女星2号是探测金星和哈雷的彗星探测器。他们分别于年6月9日和13日与金星相遇,然后利用金星的引力轨道飞往哈雷彗星。年3月6日和9日,织女星一号和织女星二号飞离哈雷彗星多公里,发回了多张哈雷彗星的照片,以及彗星核的物理化学特征、核周围的气体和尘埃的面貌数据。

“彗星”号和“先驱”号

这两个双子座探测器分别于年1月8日和8月19日发射。这是日本首次执行深空探测任务。其中,“哈雷彗星”彗星探测器又称“行星-A”探测器。年3月8日,它飞离哈雷彗星15.1万公里,观测了哈雷彗星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先驱”号于3月11日抵达距离哈雷彗星万公里的地方。

“乔托”号

年3月14日,欧洲航天局的“乔托”号探测器在距离哈雷彗星公里的短距离内成功飞越哈雷彗星,成为距离哈雷彗星最近的探测器。它拍摄了近张哈雷彗星核心的照片,照片看起来像一个表面粗糙的花生,并分析了彗星的喷出物。冬眠一段时间后,“乔托”号重新启动。年7月10日,它在近距离公里处接近格里格·斯克耶略彗星,这是一颗直径2.6公里、轨道周期5.31年的小彗星。

“深空”1号

美国宇航局于年发射的“深空”1号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离子推进器的深空探测器。在飞越布雷耶号小行星后,它于1年9月22日飞越距离公里的保莱利彗星,并发回图像和数据。保利彗星的轨道周期为6.88年,也是一颗短周期彗星。彗星的轨道周期范围很广,从几年到数十万年不等。短周期彗星可能起源于海王星轨道外的柯伊伯带,而长周期彗星则被认为起源于奥尔特云。

“星尘”号

美国“星尘”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人类首次采集彗星尘埃样本并成功返回地球的任务。它于年2月启动。4年1月2日,它飞越了由冰、石头和尘埃组成的威尔特2号彗星。飞船上的除尘器成功捕获了彗星的物质粒子和尘埃粒子。这些样本随飞船的返回舱降落在地球上。在完成主要任务后,星尘号也在年2月15日飞越了坦普尔1号彗星。

“罗塞塔”号

罗塞塔于4年开始追踪彗星。年,它超越了目标彗星,成为第一个环绕彗星运行的探测器。这次观测任务的“亮点”是当年11月在彗星表面成功发射了“菲莱”号着陆器,这也是第一个在彗星上实现软着陆的人造探测器。菲莱号在彗星尘埃中发现了16种有机化合物,其中4种是首次发现的。这些有机化合物被认为是生命的原始组成部分。此外,罗塞塔还首次在彗星核周围的气体中检测到氧分子。

“尤利西斯”号

尤利西斯是年发射的太阳探测器。在穿越太阳系的漫长旅程中,尤利西斯在7年还探测到了麦克诺特彗星。这是6年新发现的彗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大彗星。它的尾部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5倍。麦克诺特彗星,它是来自遥远的奥尔特云,在7年1月12日飞近太阳,然后将飞走,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深度撞击”号

与以往的任务相比,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是第一个与彗星近距离接触的探测器。5年7月4日,一颗公斤重的“钢弹”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核心。撞击产生的能量接近引爆5吨TNT炸药,使彗星突然比平常亮6倍,并在表面形成直径米的“陨石坑”。彗星的核心含有太阳系诞生时留下的物质。内部物质被撞击激发,这给人们了解彗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年11月4日,深撞击也从公里的距离扫过哈特利2号彗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fzfxyy/10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