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家庭早教指导经验;
用心培养孩子成长!陪伴父母成长!
入秋,凉凉的风让人感觉非常惬意,但对幼儿而言,却有一种秋天的常见病正在悄悄靠近——轮状病毒性肠炎。
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感冒症状、呕吐和腹泻。如果秋冬季节6月-2岁的宝宝在家中出现急性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早期呕吐先于腹泻!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奶汁,呕吐持续2~3天。
同时有咳嗽和流涕症状;随后出现腹泻,大便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脓血和腥臭味,每日5~10次或10多次。此时,家长要考虑宝宝可能患上秋季腹泻,医院就诊。
需要就医吗?
引起秋季腹泻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严重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每年引起发展中国家近50万儿童死亡。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从轻型自限性水样腹泻到伴有发热和呕吐的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休克、电解质紊乱等危及小儿生命。因此,宝宝一旦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症状,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和得到及时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和识别宝宝有无脱水症状,如出现前囟和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哭时泪少,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精神脸色差等表现,都表明宝宝已处于脱水状态,必须尽快就医。
“秋冬腹泻”不是简单“拉肚子”
孩子发生腹泻,父母不要随便给孩子用止泻药与消炎药,医院就诊,查查腹泻的原因,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抗菌素治疗无效,主要是补液,一般7~10天的病程就能自愈。
居家护理
1.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如果是人工喂养,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用米汤稀释牛奶给他喝,腹泻严重者可更换为不含乳糖的奶粉。腹泻好转后改为正常饮食。
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给他吃些粥、面条或软饭,也可以暂时停止吃一部分辅食,如肉、蛋、菜、水果等,等腹泻减轻再开始食用,但停辅食时间不要超过3天,以保证所需热量和营养,同时也应注意逐步恢复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浓,不可操之过急,以免腹泻反复。
2.给宝宝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在宝宝不呕吐的时候,父母要耐心地频繁多次的给他喂口服液体,可以喂水和米汤。最好的3种液体:
①米汤加盐溶液:米汤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
②糖盐水:白开水ml+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
③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每袋加毫升水稀释。
预防脱水首先给20~40ml/kg,少量多次口服,要有耐心,几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根据腹泻的情况补充。如果宝宝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就医院就诊,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3.腹部保暖
腹泻的病儿往往因肠痉挛引起腹痛,而进行腹部保暖可以缓解肠痉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要盖好腹部,防止受凉;还可用热水袋热敷;喝些热水或用温手揉摸病儿腹部也是不错的。
4.注意臀部护理
频繁的腹泻容易使臀部溃烂,要特别注意臀部的护理。大便后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每次排便后,并用温开水冲洗来冲洗臀部,用细软的的棉布或纱布来擦洗。在清洁后注意涂抹护臀膏。如已形成臀红,可涂鞣酸软膏或金霉素鱼肝油等。
5.家庭中应做好消毒隔离
餐具、水杯、水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护理病儿后应反复洗手。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如果宝宝在家治疗护理期间病情不见好转,出现脱水症状,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1.少带宝宝到人多的场所,避免接触患腹泻的孩子。宝宝使用的玩具、触摸到的家具,都要用清水冲洗。
2.讲究饮食饮水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消毒。喂宝宝吃奶或吃饭前,一定要洗干净手。预防感冒,增强宝宝抵抗力。
3.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这种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
最后提醒:
→秋季腹泻,从临床症状来看,有些宝宝的呕吐严重程度要略重于其腹泻程度,因此,父母不要忽略除腹泻之外,另两个秋季腹泻的临床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呕吐。
→如果孩子腹泻天数超过10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给孩子补锌。详细内容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fzfxyy/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