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原因 >> 腹胀腹泻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导致肉兔腹泻的几个常见原因

来源:腹泻原因 时间:2018-3-27

腹泻是肉兔养殖中发生最多的疾病。发病率通常在50%~70%之间,有的可达90%以上,一旦发病,便会造成较大的死伤,给养兔业造成重大损失。肉兔腹泻,病因及机制比较复杂,不仅仅是中国养兔业的棘手问题,也是世界养兔业的技术难题之一。归结起来,以下是引起肉兔腹泻的主要原因:

消化不良性腹泻

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兔,因为这阶段仔兔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机能尚不完善,缺乏消化饲料的各种酶类,消化道内正常微生物种群尚不完善,因此对营养物质消化能力差,如开食过早,并且采食难以消化的草料,都会出现消化不良,进而引起腹泻。仔兔消化不良性腹泻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体温一般正常或稍低,稀便中常混有大量未被消化的乳块和饲料残渣。较长时间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可导致消瘦、生长缓慢、消化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有害菌大量繁殖,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出现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有害菌的感染而呈现感染性腹泻。

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能够引起肉兔腹泻的致病菌约有20余种,常见与多发的有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其中最多的是大肠杆菌感染和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排出淡黄色水样粪便,内含有粘液,或在病初出现粪球变小、带尖而不规则,表面附有粘液,而后转为不同程度的腹泻、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腹部膨胀,体温正常或稍低,多于数天后死亡。由魏氏梭菌感染大多数病兔出现急性腹泻下痢,呈水样、黄褐色,后期带血、变黑、腥臭。精神沉郁,体温不高,多于12h至2日死亡。最急性病例突然死亡而不出现明显症状。

寄生虫病引起的腹泻

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主要是兔球虫病,这种病主要发生在3月龄以内的幼兔,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病兔体温正常,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伏卧不动,生长缓慢或停滞,眼鼻分泌物增多,体温升高,贫血,可视黏膜苍白,下痢,尿频,腹围增大,消瘦,有的出现神经症状。肠球虫病多呈急性,死亡快者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倒地,角弓反张,惨叫一声便死。稍缓者出现顽固性下痢,血痢,腹部胀满,先便秘后拉稀,有的便秘与下痢交替出现。

平时以预防为主,注意环境卫生与消毒,在幼兔饲料中有计划的安排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在多数养殖户防治和治疗肉兔球虫病的一个误区是对成年兔也使用抗球虫药物。由于球虫对成年兔不呈现致病性作用,对成年兔使用抗球虫药物是一个浪费,无形中增加了成年兔的饲料成本。

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二次感染性腹泻

在许多兔场,为促进肉兔生长,或预防某些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在饲料或饮水中长期连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大剂量使用某些抗生素药物,从而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尤其极易引发魏氏梭菌或大肠杆菌的二次感染而出现腹泻。近几年连续发生了多起由于使用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等药物引发二次感染的腹泻。使用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引发的二次感染一般在用药当日或次日出现腹泻,出现腹泻便很快死亡;使用林可霉素引发的二次感染一般在用药后的2~3天后出现变化,起初粪球变形(小、尖),而后变软,随后出现腹泻,出现腹泻后很快死亡。

低粗纤维性腹泻

肉兔为单胃草食性动物,发达的结肠及盲肠微生物在其日粮养分消化及维持机体健康方面越显重要。饲料精料比例过大,粗纤维含量不足,特别是玉米含量过高,淀粉在小肠内消化吸收不全,势必增加后肠负担,造成异常发酵,正常菌群受到抑制,易引起魏氏梭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大量增殖,消化机能紊乱引起腹泻。

本文由养兔百科平台整理编辑,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您想阅读更多关于养兔的文章,可以通过下方我们获取。同时别忘了将本文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您的养兔朋友也能看到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白癜风康复成果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fzfxyy/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