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对于婴幼儿来说是非常常见的问题,着凉、饮食不当、感染等都可能引起腹泻。由于婴幼儿肠道还未发育完善,发生腹泻时需要家长引起重视,以免出现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失衡,因此了解腹泻原因、表现、护理方法等非常重要~
五大腹泻原因
1、喂养不当
婴幼儿肠胃发育不完善,喂养不当易造成腹泻等肠胃问题。
2、感冒受凉
季节交替或者天气变化大,宝宝容易受凉、感冒。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温差大宝宝小肚肚易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3、病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
在炎热的夏季,细菌(多数为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会增多,常表现为发热、便次增多等症状(每日大便至少在3次以上)。便便性状为稀便、有黏液或脓血。
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导致腹泻较为严重,一般表现为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出现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此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平常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4、过敏
宝宝的肠粘膜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形成了粘膜屏障,防止细菌、病毒、各种食物等抗原进入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当粘膜屏障功能减弱或丧失时,抗原进入人体内,就会出现腹泻等肠道疾病。
5、乳糖不耐受
由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无法很好地消化摄入的乳糖,引起腹泻、腹胀等症状。或者由于宝宝腹泻,损伤了肠粘膜细胞,使之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这就是平时所说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三大腹泻表现
1、大便次数增加、稀、酸臭
宝宝大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的性状发生改变,比较稀、多呈水样、蛋花样,或者含有明显的黏液脓血。
2、脱水
腹泻往往伴有呕吐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3、发热
部分孩子还可能伴有体温偏高,出现发烧的症状,往往精神状态不佳,严重时可伴有抽搐、昏迷等症状。
四大腹泻日常护理方法
1、饮食调节
(1)母乳喂养的妈妈饮食要清淡忌生冷、少油腻,腹泻期间宝宝辅食不要添加新的辅食,并且要选择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2)腹泻期间,粉冲可以冲淡一点,等肠道恢复后逐渐增加至正常冲调浓度。
(3)补水,宝宝持续性腹泻期间丢失钾和钠较多,可以口服含钾和钠的补液。
(4)如果由乳糖不耐受引起腹泻,可根据医生建议通过添加乳糖酶或者无乳糖奶粉调节。
2、注意腹部保暖
如果已经腹泻,再出现腹部受凉的话,会加重病情,所以要注意腹部保暖,还可以围绕肚脐顺时针按摩肚皮,有助于缓解肠道不适。
3、保护好宝宝臀部
宝宝腹泻后便便次数增多,宝宝的屁股要悉心护理,清洗屁股时尽量用水洗,用布时不能擦,要用摁,并且一定要轻。建议保证孩子不受凉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把屁股包得太严,如果出现红屁屁,可以涂一点护臀霜。
4、添加益生菌
可以适当添加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及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
三大预防腹泻要点
1、注意卫生清洁
食品应新鲜、清洁。宝宝的奶瓶、奶嘴、餐具等也必须注意消毒。保持饮用水洁净,孩子及其看护人都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注意饮食质量
正确喂养,不要让宝宝常处于饥饿或者过饱的状态。饮食的变化要和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状态所匹配,添加辅助食物时,应当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由少到多”逐次进行添加,避免一次添加多种食物或者添加时间过晚的情况。特别是喂养的过程中,奶和食物的量不能同时增加,反而应适当减少。
3、防止受凉
孩子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因而容易受较凉空气的刺激而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大便次数增加、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cfxyy/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