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彗星 >> 彗星介绍 >> 正文 >> 正文

天外星体向地球呼啸而来,你怕吗

来源:彗星 时间:2023-10-10

了解一下小行星和彗星。

宇宙空间里除了行星、卫星和恒星,还有着众多流浪的小型天体——小行星,小行星是指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截至年在太阳系内一共已经发现了约万颗小行星,但这可能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数的小行星的直径大于千米。小行星一般是恒星或大行星爆炸形成的。

彗星是一种星际间物质,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中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彗星是一种很特殊的星体,与生命的起源可能有着重要的联系。许多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于彗星。

地球上的陨石来自哪里?

有人认为,陨石的故乡是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上。小行星沿着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当它们接近地球时,有些便告别了家乡,前来拜访地球。也有人认为,陨石是由彗星转变来的。因为有些彗星只有彗核,没有彗发和彗尾,这就很难与小行星分辨了。有人还就小行星和陨石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物质构成是相同的。对陨石的来源问题,很多科学家采取了折中态度,认为一部分来自小行星,一部分来自彗星。因为彗星、小行星和陨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较大的星体撞击地球会怎么样?

小行星撞地球和彗星撞地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银河系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以超高速进入地球,进去大气层,会因为与大气层产生强烈摩擦,使星体燃烧起来,如果在落到地面之前被烧毁殆尽,或者残余的部分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则对地面没有什么影响,若残余星体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撞击到到地面,会对地面物体造成巨大损害,甚至是改变地貌,破坏力极强。

下面是认为恐龙因小行星撞击地球而灭绝的科学家们描绘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景象:万年前的一天,恐龙们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散步,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千米的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20千米的速度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汽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米,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与此同时,大地受到撞击剧烈地颤抖,超过里氏12级的强烈地震发生,大地裂开一道道裂缝,山峰被震得土石崩塌下来。几天后,撞击波汇集到地球另一端,在那里造成强烈的地震,地球深处的岩浆喷发出来,引发了强烈的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的灰尘和超高的热量,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充满了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森林起火,山洪暴发,海啸、洪水和泥石流将恐龙等很多生物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死一般的沉寂无声,恐龙灭绝了。

果真如此,实在是太可怕了。

较大的星体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很小,随着科技的发展防范星体的撞击是可能的。

科学研究表明,撞击地球的较大星体一般来自于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估计这里聚集着数十万颗小行星。但和某些科幻电影中岩石滚滚、星聚如麻的景象完全不同,真实的小行星带其实是非常空旷的。虽然与太空中的其他区域相比,这里也算是个繁华的区域,但总的来说,仍然是“空广星稀”,平均而言,小行星之间的平均间隔约为万千米!如果进行星际旅行,在穿越小行星带时能碰上一颗小行星,那也算得上是运气很好了,因为发生这种事的概率要比地球上飞机失事的概率还小得多。另外,如果我们的确预测到有一颗小行星飞向地球,我们有办法让它偏离轨道。首先可以用火箭击中它,使它改变运行路线,如果火箭无效,可以发射太空飞船作为引力牵引器,将小行星稍稍拉向一边。在极端情况下,用核弹也可摧毁小行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cfxyy/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