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伪纪录式惊悚电影《科洛弗档案》以小博大取得成功,获得了1.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在影迷圈中获得极高的口碑。而这部《科洛弗悖论》则已经是这个系列的第三部了。
本片作为独立的一部电影也许并非很出色,但作为一部续集,真的很不错了。特别是最后云层里穿出的怪物,惊鸿一瞥,令人兴奋。仿佛回到了12年前看第一部科洛弗档案的时候。虽然整个电影的发展逻辑十足借鉴了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也许太经典了,概念太深刻了,无数模仿者),但对于科洛弗档案的前世今生倒也给了一个能够接受的解释。
从第一部开始,以手持DV的山寨高仿家庭录像的意境营造紧张压抑的真实感氛围,尽管我们都知道是假的,但是不得不说这种第一人称的方式确实很有代入感,这也是第一部为神马会获奖的原因,一开始就是发生神秘爆炸,然后出现怪兽主角一行人的世界观崩塌,整个人类遭受重大威胁,横空出世可以毁灭一切的怪兽,永远都是人类的梦魇;然而第一部告诉了我们怪兽来了,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地球?没有做更多的阐述,于是给我们挖了很大一个天坑——当然坑不填是不行的,否则导演会被影迷推进坑里。
第二部虽然很悬疑很反转,但是科洛弗的元素却少了很多,不过导演最后良心发现,虽然没有出现怪兽,但是还是营造了外星物种袭城的末世气氛。
第一部是神秘巨兽,第二部是密室外的诡异外星人,两部看似不相干的影片共同构建起末世的科洛弗宇宙。
而第三部科洛弗悖论的思想很简单,传承了第一部的太空怪兽主义,话分两头各表一枝,一处天上、一处地下,主要精力放在空间站上,讲述怪兽是怎么从高纬度空间来到地球的,算是给我们填了一个坑,第三部的剧情非常丰富,在有限的预算下把科幻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让我不禁想到了国产科幻神作《三体》里对高纬度空间的描述,高纬度空间、维度混乱重叠、悖论……毕竟小成本能做到这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总共7个宇航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象征意味很浓烈。而章子怡饰演的中国宇航员,谭,在这个项目中,是直接负责这个加速器项目的工程师(总算看到一个正面积极、不打酱油的中国人角色了)谭这个角色,在片中代表睿智、冷静、勇气、担当等种种元素,总而言之,这个角色是一次正面的中国人形象,反而,其中俄罗斯人又被黑了一把。
章子怡全程使用普通话对白,而所有外籍演员在片中都能理解她的普通话,也能用普通话做回应,在一部英语片中,实属难见,毕竟,主要角色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唯一使用本国语言与其他角色自然交流的角色只有谭,这个意义难得。
比起其他好莱坞电影中为了开拓中国市场而刻意放一个几分钟的中国人角色这种做法,《科洛弗悖论》从一开始用的就是多国宇航员为了拯救世界一起进行一项太空任务,谭这个角色在里面并不突兀,而且,戏份有份量。这个份量指的不是多,是这个角色之于整部电影的贡献。你们去看就知道了,这次不是美国人带着全世界人民拯救地球了。
只是,这部电影的风格比较混搭。毕竟,一开始我以为它是灾难片,看到二十分钟我以为它是悬疑片,再看到一个小时我以为它是科幻片,再看到最后竟然变成了一个怪兽片。
最后不得不说,科洛弗悖论的结尾彩蛋很惊艳,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千万不要错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cfxyy/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