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原因 >> 经期腹泻原因 >> 正文 >> 正文

无抗后,引起兔拉稀的主要原因

来源:腹泻原因 时间:2021-3-16

一、兔子拉稀的原因及症状

发生兔子拉稀的原因很多,治疗时必须分清原因对症施治,引起兔子拉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病菌引起

兔子拉稀主要有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病、泰泽氏菌病、沙门氏菌病、兔轮状病毒病、绿脓杆菌病、兔霉菌毒素中毒、仔兔黄尿病、兔球虫病等几种菌病引起。

大肠杆菌病症状:前期兔兔腹部明显肿胀、腹泻,不食,发烧,耳尖凉,精神沉郁、消瘦,磨牙、流涎,四肢发凉,病初粪便稀不成形;中后期的症状为拉鼠粪样的粪便,两头尖尖,成串,外包有透明胶冻样黏液的粪球,逐渐转为水样黄粪便,稍带腥臭味,在肛门附近的被毛上粘附着粘液或黄棕色水样稀粪。

魏氏梭菌病症状:冬春季多发,患此病前期为精神沉郁,不食,喝水增加,排臭气,粪便稀薄如水、排黑色(褐色)水、胶冻样带血粪便,有特殊腥臭味,体温不高;腹部急剧膨胀,轻摇兔兔身体可听到水声,提起患兔,粪水即从肛门流出。

泰泽氏菌病症状:主要发生于20日龄至3月龄的幼兔,秋末春初多发,通常发病较急,并以严重水泻、排褐色水样便、脱水,迅速消瘦为主要特征。

沙门氏菌病症状:粪便水样、排出泡沫的粘液性粪便、恶臭、呈灰白色或浅黄色。

兔球虫病症状:粪便先干硬,后水样,或干硬与水样交替发生,有时带有血液。

(二)管理不当

1、过食精料引起

作为食草性动物,兔子日粮中蛋白质和玉米含量均不宜过高,特别是含淀粉多的如玉米,在小肠内消化吸收不全,势必增加后肠负担,消化机能紊乱引起拉稀。

症状:粪便湿烂、量多,呈堆状或长条状,带有酸臭味,晚上出现此问题,白天又恢复正常,或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出现此种粪便,过后继续排正常粪便。

2、突然变更饲料引起

突然饲料或者饲料成分,小兔因贪食过量引起腹胀拉稀,有些兔更易引起腹泻换料时应循序渐进,最好在7~10日内完成。

症状:粪粒变软增大,相互粘连,呈黑色或草绿色。

3、饲料中毒引起

一般常见的有3种情况:①饲料原料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某些毒草、棉籽饼、生大豆、出芽的土豆等;②用被农药或药污染的饲草饲料喂兔引起中毒;③饲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一定毒素。

症状:兔子出现呈持续且越来越严重的水样便,或大部分水样便中含有少量糊状便。

4、温度骤变

天气骤变、低温着凉以及其他各种应激反应(惊吓、忽冷忽热、长途运输等)等原因都会引致小兔拉稀。

症状:兔子粪便不成形,有粘液或胶冻状物质,或粪球表面有粘液。

5、乱用抗生素引起

长期连续使用抗生素药物,容易致使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造成消化机能紊乱,要控制每次用药时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期。

6、消化不良引起

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兔,吃食过多导致肠胃承受不了,出现消化不良和积食的问题。

症状: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体温一般正常或稍低,粪便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有小尾巴或长条状。

二、预防及治疗措施

1、饲养管理方面

做好兔舍通风以及卫生消毒,但是也要保障兔舍温度是兔适应的温度,一般建议15-25度为最佳生长以及繁殖温度,喂饲料最好分一日两次进行,自由采食有贪食的兔子采食过多也会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2、饲料方面

一定要保障饲料原料的安全卫生,被农药污染或者变质的饲料原料坚决不使用,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生态类型脱霉剂,同时配比饲料时需要保障饲料营养配比的合理性,自配饲料可以添加兔多多预混料,但不可盲目认为精料越多越好。

3、因病菌引起兔拉稀预防以及治疗措施

细菌的拉稀可以饲料中添加蒙脱石散,另外使用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新霉素等,按照说明用量使用即可,另外在气温变化大的时间段也可以适当添加部分药物进行预防,同时需要注意其他引起兔拉稀疾病的预防,如兔球虫病等,需要定时近期药物预防。

其实大多数导致兔子拉稀的主要原因饲料以及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改进饲养管理方法,提升饲料质量,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qfxyy/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