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使用抗生素导致,可能是不耐受某种食物,但最为常见的是“感染性腹泻”。
而导致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就是它,轮状病毒!
有多常见呢?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每个宝宝5岁之前都至少感染过一次!
关于轮状病毒感染,今天我们主要说下面这些问题:
虽然俗称“秋季腹泻”,但冬天也有。
典型症状是呕吐、腹泻,还可能伴随发热等。
病毒本身1周左右就好,腹泻持续是因为肠道受损。
有研究显示,使用益生菌能帮助缩短病程。
最大的危险是脱水,还有腹泻导致的尿布疹。
“秋季腹泻”居然冬天也有!
轮状病毒感染秋季高发,所以俗称“秋季腹泻”(人家的学名是轮状病毒性胃肠炎)。但这并不代表冬天不会得病。
在我国,轮状病毒感染多发于秋冬季节,大约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
也就是说,现在这个时候,正是高发期。
来,1分钟了解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因为形状像车轮而得名,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个就是轮状病毒。
它,主要侵袭肠道。
感染后损伤小肠黏膜,导致体内液体通过受损的小肠粘膜大量渗入肠道内,引发腹泻。
它,最常表现为“先吐后泻”。
发病突然,常常是先出现呕吐,之后腹泻,也常伴有发热。大便带有大量水分,成黄绿色,“蛋花汤”状。
它,对小宝宝“下手更重”。
轮状病毒可以影响到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年龄越小,症状越重。
而6个月-2岁要重点防护,因为小宝宝感染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腹泻和脱水。
稍微大一些的宝宝,自身抵抗力增强,感染后出现严重情况的几率相对较小,危险性也相对低些。
它,善于“潜伏”,传染性极强。
病毒主要经由粪-口传播(也可能经由呼吸道传播),在体外可以存活一段时间。
潜伏期内,携带者没有症状,却可以传染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上完厕所不爱洗手?那你可要小心了。
有时家长自己感染了,因为大人抵抗力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忽视了,但携带的病毒却可能传染给宝宝。
它,没有“特效药”。
轮状病毒对可怕的是,总有家长希望吃个什么药,哪怕打个什么针都行,让宝宝立竿见影马上痊愈,但病毒感染没有这样的招。
轮状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可以理解为,拉啊拉,把病毒都拉出去就好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止泻,而是预防脱水,等待病程过去。
宝宝中招别慌,做这5件事!
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宝宝出现呕吐腹泻,但没有发热、精神状态还挺好的,吃饭(喝奶)、睡觉、玩耍都一如往常,那么不用太着急,可以喝一些口服补液盐。
不是自己勾兑“糖盐水”哦。
不是“禁食”,是进食
有家长认为肚里没食,不吃不喝,就不会拉了——不是这样的。
宝宝呕吐停止,可以慢慢恢复日常的饮食,比如母乳、配方奶,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吃点好消化的辅食。
避免高糖分(如纯果汁),高油脂的食物。
使用益生菌,缩短病程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提到:研究结果显示,在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早期时使用益生菌,可使病程减少。
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大量生长,帮助肠道菌群恢复正常。针对不同情况,需要补充特定“菌株”。比如鼠李糖乳杆菌(LGG),有研究表明它可以帮助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
使用乳糖酶或无乳糖配方粉
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程大约1周,但很多家长发现,宝宝腹泻的持续时间要长得多——这可能是继发乳糖不耐受。
腹泻会使肠道内用于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受损,宝宝吃了奶制品,无法消化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腹痛、胀气、腹泻等症状。
虽然肠道可以自行修复,但修复过程需要时间,眼看着宝宝拉不停,家长的心受不了,宝宝的小屁屁更受不了——频繁腹泻极容易出现尿布疹。
所以宝宝感染了轮状病毒腹泻时,我们建议: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采取乳糖酶+母乳的方式
-配方粉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喂养前加乳糖酶,也可以更换无乳糖配方粉
-密切观察,必要时就医
-宝宝腹泻,你可以注意上述内容在家护理,如果出现发热,适时使用退烧药。
但宝宝如果有下列情况,就一定要就医:
-每1-2小时就拉一次水样便,甚至更加频繁
-出现脱水症状,比如超过4小时没有排尿等
-持续12-24小时的呕吐
-持续2、3天的发热
-大便带血
-拒绝进食或喝水
总之,当宝宝出现任何让你觉得担心的异常表现,都应该咨询医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lrfxyy/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