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原因 >> 老人腹泻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腹泻病的预防和发病处理方案,需要避免这些

来源:腹泻原因 时间:2018-3-8

据了解,春节后猪场多发流行性腹泻,以下对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和发病处理作个综述。

一、临床表现:

1、仔猪:仔猪排水样或糊状粪便,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应激时呈喷射状,脱水严重,消瘦。全身沾有粪便,呕吐白色奶瓣,怕寒扎堆在保温箱中。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达%;2-3周的死亡率在10%以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愈后易形成僵猪。

2、中大猪:一般断奶仔猪感染后2天发病,排水样稀便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一般7天左右停止腹泻,体重减轻,死亡率低,病猪有的发育不良,严重的影响生长。中大猪排水样稀便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

3、母猪:有的无症状,个别母猪腹泻及呕吐,母猪产奶量下降,严重的无乳。

二、剖解变化:

剖解发病仔猪,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肠壁变薄,膨胀,弹性降低,充满液状内容物,呈半透明状或淡黄色液体,胃内充满黄白色凝乳块。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中大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腹泻持续1周后开始恢复正常。

猪流行腹泻的预防:

1、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日龄小、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如果在发病时用药和疫苗免疫接种往往无济于事,一般都采用给母猪免疫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弱毒疫苗,使仔猪通过吃母乳获得天然的母源抗体,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2、对于疫情严重的猪场,建议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产前40天和20天各免疫1次;经产母猪在产前40天和20天各免疫1次,注射后海穴,可提高猪群免疫力,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没有接种疫苗的猪场,发病率极高,一旦发病药物很难控制疫情。

3、加强猪舍卫生消毒和保温工作,尤其是母猪产房、产床、保育舍的消毒,对于仔猪,母猪乳房消毒也很重要。及时清除粪便,可减少环境中病原数量,减少该病的发生几率。做好防寒保温及通风换气工作,能减少冬春季节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发病处理方案:

猪场发生该病后,采取隔离措施意义不大,消毒也未见凑效。应该采取积极的正确方案。这里注意的是该病抗生素治疗无效。以下是建议采取的措施。

1、对于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的猪场,建议紧急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弱毒疫苗。对于产前45天内的母猪肌注1头份,20天后对没分娩的母猪加强免疫1头份,注射后海穴,同时要加强猪舍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适当的提高保温箱的温度,以防止本病在猪场大面积的爆发。

2、治疗:

(1)防止脱水增强体制。可用5%葡萄糖、0.9%氯化钠,还要补充钙和钾。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兑水0毫升)是不错的选择。

(2)助消化促食欲。可用多种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同时泼洒地面消毒抑制有害菌菌。

(3)抗腹泻,保护肠粘膜。可选用杨树花口服液、白头翁口服液、加味白头翁口服液(主要成分: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饮水或口服(严重者)。腹泻严重者,还可灌服思密达(主要成分为蒙脱石)。

(4)抗病毒。对于体弱的仔猪,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白细胞干扰素效果较好。如果没有干扰素,可以考虑用聚肌胞肌注,后海穴注射比肌注效果好。

治疗过程中错误的做法:

(1)使用抗菌药。该病为病毒病,使用抗菌药无效。大量使用抗菌药有可能造成菌群失调,腹泻加重。有的抗菌药损害肝肾抑制免疫不利于病猪康复,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苯尼考等。

(2)大量使用减缓肠蠕动的药物。如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腹泻是机体的保护性适应,排出毒素等,如不排出,毒素吸收,对病猪不利。

(3)使用抗病毒西药原粉,如金刚烷胺。该药物是抗流感药物,味苦,影响猪的采食和饮水。加入金刚烷胺后,猪甚至拒绝采食和饮水。利巴韦林虽没有金刚烷胺苦,但是猪的味觉相当灵敏,同样不利于猪的采食和饮水。况且以上两种药物对该病疗效不确定。

(4)给病猪断料断水。该做法极其错误。病猪腹泻脱水,营养和体液得不到有效的补充,结果可想而知。

来源:养猪信息网综合畜牧兽医在线猪病网,河北农民报

仅供参考!

  到文章下方“写评论” 留下你的看法!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癲风最有效治疗偏方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lrfxyy/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