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这个案虽短小,其中却饱含一个良医所需要的最珍贵的品质——思考。怎么样才能四两拨千斤,为什么先开始用一箩筐的药都治不好,最后一味药治好了,其中的道理值得每个大夫深思。(编辑/青立)
单用牡蛎治亡阴证
作者/双安安
某妪,年逾七旬,夏月伤暑,发热,便泻日20行,经用多种抗生素及补液治疗不效,而改服中药。
曾用芍药汤、左金丸、四君子汤多方,数更其医,终不见效。用“芍药汤”则便泻反剧,用“四君子汤”则烦躁不安,病家延我诊治。
视其头汗不止,形体枯槁,舌光如镜。便泻日十余行,泻物少而稠,腥而不臭,余无所苦,脉小细数。
此阴伤而下焦不固也,若用苦寒,则有化燥之势,而用阴柔,则阴为泻用,但用温补,必助其热。唯塞流固津乃当务之急。吾仿吴氏一甲煎法,令以生牡蛎克煎服,家人疑之曰:“能愈?”答:“姑妄试之。”
翌日,病家喜来相告:“吾母重病月余,所用药需用箩装,而病反剧,岌岌待毙,且寿木已备,今用药只5分钱,便泻即止,真菩萨也!”后嘱以糜粥自养而痊愈。
推荐阅读
如何搭配,可以用好牡蛎这味药
多亏克牡蛎,好久不知睡香如此美妙!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南方医话》,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双安安。编辑/青立。校对/马斯琪、安华。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lrfxyy/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