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里的宝妈咨询最多就是宝宝有拉稀腹泻了怎么办?这一个问题打开了陆续有宝妈浮出水面说,我家孩子也拉稀,怎么办啊?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宝宝腹泻是常见病。秋季腹泻来势汹汹,如何应对?平时宝宝腹泻如何判断,如何处理?
1、腹泻如何判断?
宝宝出生后,便便的次数和性状一直随着发育成长有所变化,那怎样判断宝宝到底有没有腹泻呢?
腹泻的定义是:
次数增多,
或者性状改变,
或者同时出现了次数增多、性状改变。
什么叫次数增多?
对于小BB来说,一天拉多次便便也是正常的,随着他们逐渐长大,频率会下降。
如果宝宝比平常的排便次数多1.5到2倍,才被视为不正常。比如宝宝每天都是拉2次便便,突然有天增多到4次。
什么叫性状改变?
性状,不仅仅只是粘稠度或者形状,还包括成分,通常我们会用硬便、软便、稀便、水样便、稀糊状等词来描绘。
比如粪便变稀、出现粘液、绿色、比平常水分多,即是性状出现了改变。
这样的情况不算腹泻
新生儿一天排便8-10次,有时候会拉细小的、水状的便便,混合黄色的小块。有时候一天也会有几次,比平时拉的要更稀、更粘,这些都是正常的变化,不用担心。
婴儿偶尔拉的便便,比平时稀一些、臭一些,而这时正给孩子转换食物,或添加辅食。这样便便的原因,是因为孩子本就肠胃功能还不完善,因为食物原因变得紊乱所致。如果此时,宝宝各方面都很正常,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伴随一些爸爸妈妈感觉不对的情况,也建议跟儿科医生沟通下。
2、什么是秋季腹泻?
导致宝宝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也有可能是消化不良、过敏、中毒所致,还有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或者代谢障碍,甚至其他疾病所致,这些都需要经由医生来判断。
1)秋季腹泻多是感染了轮状病毒
每年9-12月,特别是10月份,是轮状病毒流行的季节。在华南地区,高发时间段一般从10、11月到次年2月。轮状病毒也是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首要病因,甚至可引起爆发性流行。
轮状病毒传染性强,起病时,常出现呕吐、发烧,接着,出现排蛋花汤样稀水便,次数可多达10-20次/天,严重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大约需要7-14天才能恢复。
轮状病毒可通过粪至口传播(从排泄物到口腔)和呼吸道传播,小宝宝极易中招。
即使充分做好开窗通风、食品卫生、洗手等防御措施,仍不能完全避免或预防。
2)秋季腹泻与普通腹泻有什么不同
普通腹泻,并无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持续3-5天。大多表现为大便混有奶瓣或是大便有黏液,消化不良引起的大便有酸臭味。
秋季腹泻则有明显的季节性。病程一般持续7-14天。还伴有发烧、呕吐现象。通常临床上形容秋季腹泻就是:热1天,吐1天,稀里哗啦3-5天。
秋季腹泻不仅次数增多,多者达十余次,大便还更稀薄,出现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带有少量黏液,大多无特殊腥臭味。
3)接种疫苗,有效预防
目前,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胃肠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
治疗上主要是给与孩子足够的液体预防脱水,通常是口服予以口服补液盐,注意观察孩子的尿量及精神状态以及臀部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预防轮状病毒所致的死亡和严重疾病。
轮状病毒疫苗主要针对6个月-3岁婴幼儿。
我国的轮状病毒疫苗是自费疫苗,一般是甜味口服液,不用注射。
宝宝在6个月到3岁以内,每年口服一次,接种成功后,4周时,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保护期为一年,能够明显降低发病率。
根据秋季腹泻流行的季节波动性,每年的8~10月,接种该疫苗,预防效果更好。
3、腹泻的最关键点:防止脱水
宝宝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还伴有呕吐,很容易就丢失大量水分和钾盐、钠盐,如果这时候宝宝再不吃不喝,会很迅速导致脱水。而儿童对水需求量大,细胞外液水平不够稳定,也特别容易出现脱水。
严重的脱水可能导致休克、电解质紊乱,甚至心跳骤停。
脱水按照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下有判断方法,爸爸妈妈要学会观察:
轻度脱水
?眼睛干涩,哭泣时泪少或无泪
?排尿次数低于平常次数
?活跃度下降、易怒
?嘴唇有点干
中度脱水
?烦渴,口唇干
?排尿减少
?皮肤干燥,失去弹性
?行动迟缓或者昏昏欲睡
?眼眶凹陷
重度脱水
?8小时不排尿
?皮肤被手指按压后不能回弹
?卤门凹陷
?昏沉,甚至失去意识
只要孩子出现了腹泻,首先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及时就医,同时,要给予补液,预防脱水。
预防脱水,不是仅仅通过喝白开水即可,因为脱水还导致大量钾盐、钠盐丢失。还在吃母乳的孩子,可以通过母乳或者喝奶补充,同时也要通过口服补液盐III补充。
如果孩子出现了脱水,轻度脱水常常在家通过口服补液,严重脱水需要静脉补液,常常需要住院。
口服补液盐,对宝宝们来说,味道不算可口,甚至很多宝宝拒绝服用,还有可能正在呕吐的孩子喝一口,就可能吐出来,父母要有耐心,一小勺一小勺地小口喝,少量多次给予。
孩子出现中度以上脱水,具体应该补充多少口服补液盐,应咨询面诊的医生。
什么时候补足了呢?
当我们看到宝宝的尿量增多,尿色变浅,恢复正常,孩子的精神也好转了起来,就差不多了。
另外,提醒爸爸妈妈不要在家里自行配置补液盐。一般药店都有销售,不同牌子同样有效。
4、家中护理如何做?
1)给孩子正常饮食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腹泻的时候,尤其还伴有呕吐,是很难受的,就不需要吃什么东西了。这其实已经被现代医学证明不可取。
宝宝们都可以继续正常饮食,而且也需要通过饮食摄取营养,补充能量。
对于小BB来说,母乳喂养可以继续进行。如果宝宝在吃奶后,出现腹胀或肠道产气过多,应咨询儿科医生,讨论是否需要临时改变饮食习惯。
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吃固体食物了,在腹泻期间,不太建议一些高脂高糖食物、高纤维食物、奶制品(牛奶、芝士)、甜食(蛋糕、曲奇、苏打)等等。
2)不要自行给孩子服药
有些爸爸妈妈觉得腹泻是否服用肠粘膜保护剂、益生菌、抗生素或止泻剂等等?
肠粘膜保护剂和益生菌,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抗生素,只是宝宝在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情况下才使用。秋季腹泻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
而止泻剂,不建议家长给5岁以下的孩子自行服用,盲目止泻也许会起到反作用。
3)别忘了宝宝的屁屁!
对于小BB来说,腹泻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宝宝的屁屁!
通常便便都会含有某些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的酶类。当腹泻的时候,便便增多,也带来更多的酶类,这些酶类会"消化"宝宝屁屁上娇嫩的肌肤。
所以,这段时期,更要护理好孩子的小屁股:
?用清水(温水)洗屁屁
?常温晾干屁屁
?勤换尿布
?使用护臀霜
?腹泻时减少擦屁屁次数
5、医院?
持续呕吐
如果宝宝两次呕吐之间不能进食,这种情况持续了12~24小时,这样宝宝很快就会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一定要及时就医。
发高烧或持续发烧
如果宝宝发高烧(超过39°C),或者有发热现象持续24-48小时,也要及时就医。
脱水
宝宝腹泻,又合并脱水,尤其是中度以上脱水(详见上文关于脱水的症状描述),是比较危险的情况,建议及早带宝宝就医。
血便
宝宝的大便里,明显看到有血丝,或者大便呈果酱状。最好同时留取大便,及时送检。
肚子很痛
宝宝因为肚子痛哭闹,或者因为太痛不让人摸。肚子明显发胀发硬。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尽早让医生查明情况并作相应的处理。
呕吐物不正常
一般宝宝呕吐的时候,吐的都是未消化好的食物。
但是一旦呕吐物有绿色、带血或者咖啡渣样物质,应警惕,最好带孩子去看医生。
数小时没吃没喝任何东西
如果宝宝长时间不吃不喝,很快就会发展到严重脱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严重状况。最好是在问题还没变得严重时,就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qjfxyy/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