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周刊
文
沈林
这两天
清华大学官微发布的一条消息轰动了学术界
▽
清华大学要成立天文系了!
发布没多久
居然被顶上了热搜
有不少网友都发来贺信
还有网友表示
当年没上清华就是因为清华没有天文系
emmm
不过对于大部分吃瓜群众来说
相信直到此刻才发现
咦,原来清华是没有天文系的啊?!
其实,在成立天文系之前,清华大学有天体物理中心和清华大学学生天文协会,两者都挂靠于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研究方向包括星系宇宙学、超新星观测和时域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理论天体物理、引力波探测、空间天文和天文仪器学等多方面,在天文学人才输送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年,清华大学通过了新的天文学科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天文和天体物理方向。此次,天文系建立要进入实质性阶段,并将纳入理学院,同时保留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虚体),挂靠天文系。
目前,国内专门设有天文学系的高等院校并不多,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天文学共有6所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参评。南京大学和中科大被评为“A+”,北京大学为“B-”,上海交通大学获得“C+”,北京师范大学获得“C-”。
其中,又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前身是始建于年的南京大学天文学系。
说起来,清华作为我国理工科学生的最高学府,却在院系设置这一块缺少了天文系,反而是隔壁以人文类为主的北大更为齐全,还是颇令人吃惊的~当然,如果你特别喜欢清华,又特别喜欢天文系,那么此前的适用路径则是本科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然后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天文方向。
现在互联网公司中的巨无霸,腾讯的掌舵人马化腾,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天文学,在哈雷彗星造访地球的那个晚上,马化腾还是全校第一个看见彗星的人。高考那年,他本来还想进入大学天文系完梦,可惜老师告诉他,当时全国只有南京大学有天文系,即便学成毕业,能进入天文台工作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最终的选择只能是成为一名地理老师。
于是马化腾改变了志愿,不过此番抉择之后,虽然我们少了一个天文学家,却多了一位互联网新贵,至今仍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其实,马化腾老师的规劝不无道理,大多数人都喜欢看一些天文知识,但它却是大学学科中不折不扣的冷门,原因很简单,天文学这种纯研究学科毕业之后并不容易找到工作,一个是工作岗位少,另一个就是赚不了大钱,而且选择了这门学科就意味着需要坐冷板凳,也意味着需要不断深造、学习,漫长的学习过程,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目光逐渐从地球转向浩瀚宇宙,当年少人问津的天文系,如今也变得强势起来,比如前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引力波研究实际上就属于天体物理学的范畴,还有我国的天眼射电望远镜、脉冲星导航卫星和“悟空”暗物质观测卫星,对伽马射线暴和X射线等的观测,对近地小行星运行轨迹的把控,以及我国对月球和将来对火星等的探测,都需要天文学人才的参与。
而在航空航天的未来,相信还需要吸收更多天文系的专业人才,这个神秘、冷门的专业未来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是热门冷门专业科普分割线
其实,在我国像天文系这样的冷门专业还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就业环境艰苦、危险系数高,有的是因为传统观念忌讳,有的是因为招收人数少、学生不敢填报......
不过,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有些“冷门专业”现在可要开始逆袭了!一起来看看吧!
哲学专业
都说哲学专业是青年人的“思想殿堂”,可现状却成了调剂专业的“收容所”。当今的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都带着“功利”的眼光排斥哲学专业,同时又有很多工作不对哲学专业开放,导致了该专业遇冷。
不过,就连咱们习主席都说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哲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时,哲学专业也在不断求变,不少高校的哲学院系开始了自己的交叉学科实验项目,力求打通文史哲的边界。虽说是个理论性学科,但北京市教委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北京地区在本科及以上就业中,哲学专业的就业率最高,达到99.02%。
听力专业
怕是好多人都没听过这个专业的名字吧......这个专业之所以冷门,是因为它在中国起步较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是二战之后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听觉生理、病理及康复方法,旨在帮助听力损失者恢复听力。在中国,直到本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听力学本科教育(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听力学专业学生30人,这是在全国首次开设听力学专业)。
这是一门与生物科学、电声学与语言学、医学等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学生课程也是复合型的,包括听力学、医学、高数及心理学课程等,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如今听力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是社会的稀缺人才。
古生物学专业
还记得曾经大火的“六代单传”的专业么?
古生物学专业绝对是冷门专业界的“巨无霸”,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从年创立至今,每年都保持着只有一个毕业生的低频率,在届本科生安永睿毕业之后,“古生物学只有一个大一的在读了,大二大三都没有学生”。可以说是北大“最孤独”的本科专业。
因“一个人的毕业照”而走红的薛逸凡,如今已经被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信息学博士专业录取,带薪攻读博士学位。
古生物学专业和传统的考古学专业有所不同,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课程也更加繁琐难懂,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深入研究学习。也正因为培养人才的难度很大,所以该专业毕业生前途都挺明朗,好多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了。
核电专业
又是一个少有人闻的专业,但核电相关专业的毕业签约率却几乎达到了%。核电专业的冷门主要源于国人认为与“核”相关的工作是高辐射、不安全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核电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遍需要高学历,学习周期比较长,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不过,在核电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需要更多的核电人才,尤其是骨干和核心人才。有专家分析说,中国未来10年对核电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要达到至少三四万名的总量。
而且,核电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仅仅局限于核电站,还有核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单位、制造单位等很多机会可以选择。就算是现场操作员,接受的辐射也不过0.01mSv~0.5mSv/年,远低于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约2.4mSv的有效剂量。
草业科学专业
尽管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国,但与农业相关的大学专业向来不是那么热门。草业科学专业,也真的不是种草、锄草的。
随着足球场草坪以及城市草坪绿化需求的增加,对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像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大一学生就能接受导师一对一辅导,优秀学生大三就能做硕士课题研究。作为中国农业大学重点学科,草业科学系5年能拿到1个亿的科研基金。
心动了吗?
来源:新民周刊,部分内容综合自:中国青年报、科普中国、澎湃新闻、最人物等
编辑:施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xhfxyy/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