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7日,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恩克发现了一颗彗星,经观测预言将在年回到近日点,后这颗彗星被命名为“恩克彗星”。恩克彗星是继哈雷彗星之后,第二颗按推算时间重新出现的彗星。
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恩克发现了一颗彗星
年1月17日,美国驾驶员伊莱驾驶飞机降落在停泊于旧金山湾的装甲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上,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军舰甲板上起降的飞行员。这一成功为建造航空母舰开辟了前景。
世界上首次飞机在军舰甲板上起降
年1月17日,中国自制的“歼-7”飞机首次试飞成功。歼-7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在前苏联米格-21基础上发展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歼击机,年首飞。有歼-7Ⅰ、歼-7Ⅱ、歼7Ⅲ、歼7MG等多种改型。机长(包括空速管)15.59米,机高4.25米,翼展7.15米,最大起飞重量千克,最大平飞速度千米/小时,实用升限米,最大航程千米。武器装备:1门机炮,翼下可挂2枚PL-2空空导弹(Ⅰ型起挂4枚)、火箭弹和炸弹等。
歼-7战斗机,原型为苏联于年转让的米格-21F-13,分代为第二代喷气战斗机,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是我国目前的主力战斗机,有多种改型。
中国自制的“歼-7”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年1月17日,首届陈嘉庚奖金颁奖。“陈嘉庚奖金”被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它参照诺贝尔奖评奖方法,以促进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为目的。该奖主要奖励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
获得首届陈嘉庚奖的有10位在农业科学、技术科学和物质科学领域获得世界水平研究成果的科学家受到嘉奖。这10位科学家和获奖成果是: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的李振声、陈漱阳、薛文江、他们的研究成果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六号”获农业科学奖;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的邓锡铭、范滇元、余文炎,他们研制的“激光12号实践装置”获技术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的陈创天、吴伯昌、江爱栋的“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基因理论和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赵忠贤的“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获得物质科学奖。
首届陈嘉庚奖金颁奖
栏目简介:《科技史上的今天》是由电脑事业部出品的一期全新类栏目,本着尊重历史回味过去科技先行者走过的路,铭记那些已经逐渐被我们忘却的记忆,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本栏目每日更新,每天早间准时与您见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xhfxyy/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