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便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临床上常见的腹泻类型有抗生素和药物治疗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腹泻、肿瘤放化疗腹泻、肠内营养不耐受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病毒性腹泻等。下面我们分享2例腹泻患者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的经过。
案例一:
患者基本情况:
入院时间:年5月9日
住院科室:心血管内科
基本信息:段某某,男,68岁,籍贯云南弥勒
主诉:反复活动后呼吸困难10年,再发1周。
现病史:10年来反复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严重时伴咳嗽、咯痰、腹胀、纳差、双下肢浮肿,从未系统治疗,年5月26日因症状再发到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因呼吸困难加重,考虑心力衰竭转入心血管内科,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经扩血管、利尿、平喘、抗血小板等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仍未遵嘱服药,症状仍可反复;1周前无诱因上述症状再发,程度无加重,伴阵发性心悸、胸闷,偶咳痰阻,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胸痛、腹痛、腹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黑朦及晕厥等症状,在外服药(不详)出现腹泻,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不详)2天效果不佳。此次起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如常。
入院诊断:1、缺血性心肌病,心脏扩大,窦性心率,心功能Ⅲ级;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3、2型糖尿病;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病;
5、腔隙性脑梗塞;
6、肺炎。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定:
1、营养风险筛查(NRS2):评分2分,未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2、体格检查:身高cm,体重63kg,BMI24.6kg/㎡。
3、生化指标:钾3.47mmol/l,钙2.06mmol/l。
4、消化道情况:粪便隐血试验(OBT)阴性,腹泻,(未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考虑肠道粘膜受损、肠道菌群紊乱)。
主要诊疗经过:
1、心血管内科专科治疗;
2、5月9日腹泻稀便5次、5月10日腹泻稀便6次,口服蒙脱石散止泻,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保护胃黏膜、抑酸处理,腹泻仍无好转。腹泻期间精神饮食欠佳。
3、5月11日邀请我科会诊,给予麦孚止强酵母菌,每天两次,每次1袋,进行对症处理。给予膳食指导,5月12日查房,患者腹泻明显好转,解金黄色大便,精神饮食好转。
案例二:
患者基本情况
入院时间:年4月7日
住院科室:现住康复科(原住消化神经内科)
基本信息:张某某,女,76岁,籍贯云南弥勒
主诉:不能言语,肢体活动不灵10天余
现病史:患者,女,76岁,因“不能言语、肢体活动不灵10天余”入院。患者老年女性,病程短,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数年前左眼外伤后真菌感染失明。患者于3月23日因心脏问题(具体不详)医院住院治疗,于3月28日发现患者突发不能言语,肢体活动不灵,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进行气管插管、抗感染等治疗,余过程不能诉说,经治疗患者无明显好转,家属于4月7日呼转入我院。患者昏睡,完全不能发音、理解障碍,体型消瘦,留置胃管、尿管。
入院诊断:1、急性脑梗死?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
3、扩张型心肌病?
4、压疮。
营养风险筛查(NRS2):评分4分。
主要诊疗经过:
1、消化神经内科专科治疗。
2、低盐、低脂饮食。
3、年4月8日患者浅昏迷状态,营养不良,故请我科进行会诊,进行营养治疗,给予鼻饲肠内营养:短肽型全营养素30g/次,一天3次,(总热量.5kcal,蛋白质14g,总液体量ml),后期视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耐受情况逐渐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4、年5月6日患者从消化神经内科转至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肠内营养使用无特殊,年5月11日查房,家属诉昨日鼻饲鸡汤后患者出现腹泻,昨日共腹泻9次,水样状,故今日在肠内营养液的基础上加入百纳止强(一天两次,一次一袋),麦孚止强(一天一次,一次一袋),进行强力止泻。5月12日查房,患者腹泻情况较前好转,腹泻次数减至4次,为有效缓解腹泻、加强巩固故继续减量服用一天,改为百纳止强(一天一袋,一天一次),麦孚止强(一天一袋,一天一次),继观患者情况。5月13日查房患者家属诉已无腹泻,大便已正常。
总结
患者在腹泻期间,因疾病及药物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益生菌及益生元联合应用(麦孚止强布拉迪酵母菌、百纳止强),在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及预防细菌易位的发生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预防屏障功能损害。布拉迪酵母菌+低聚半乳糖(益生元)具有抗毒素、抗菌、修复受损肠粘膜、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致病菌生长,百纳止强强力止泻,达到协同增效,强力止泻的效果。经过使用麦孚止强酵母菌(及百纳止强)的治疗,患者肠道功能得以改善,腹泻好转,精神饮食好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cfxyy/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