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原因 >> 经期腹泻原因 >> 正文 >> 正文

仔猪死亡多为腹泻导致,防治成关键问题

来源:腹泻原因 时间:2018-3-9

亲,点击上方蓝色名“猪业视角”可快速!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咱猪的朋友们都知道,小猪要过“三关”,其中下痢关是三关中死亡率比较高的。一旦仔猪发生腹泻,饲料报酬率低、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发育停滞(僵猪)这些问题都会呈现。那么仔猪腹泻的原因是什么?仔猪腹泻的防治方案都有哪些呢?我们不妨一起看下:

仔猪腹泻的原因:

一、非传染性病因

1,仔猪消化机能不全

  ※断奶仔猪从初乳变为饲料,加上断奶应激,降低了酶的水平。研究表明,断奶后一周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的1/3。

  ※断奶后仔猪胃酸不足,pH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对饲料蛋白质消化率降低,这为肠道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生长,最终因消化不良而腹泻。

2,营养因子缺乏

  ※缺乏维生素(叶酸、烟酸和泛酸等)、矿物质(锌、硒、铁等),使抵抗力降低。

  ※病猪排淡黄色、白色、水样恶臭稀粪。

3,日粮抗原过敏

  ※胃肠黏膜内有大量的淋巴组织,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对抗抗原。

  ※胃肠道中未消化的饲料蛋白质抗原可激发免疫系统,引发超敏反应,进而导致小肠损伤,表现为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引起功能性变化而腹泻。

  ※因肠道损伤,病原微生物感染,加剧腹泻病程。

4,应激因素

  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酶系统尚发育不完全,对各种应激如断奶后母子分离、食物变化、伙伴变化、环境陌生及温度、湿度变化等非常敏感,产生一系列应激生理反应,导致腹泻。

二、传染性病因

1、传染性胃肠炎

  ※存在于猪的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内,10日龄内猪死亡率可达%,5周龄以上猪死亡少,成年猪几乎无死亡。

  ※明显季节性,冬春寒冷季节,传染快,呈地方性流行。

  ※仔猪症状明显,沉郁、发热、排稀粪、呕吐、高度脱水。

2、轮状病毒感染

  ※感染各年龄猪,2-5周龄多发,发病率高50-80%,死亡低7-20%。

  ※寒冷季节,排黄白或灰暗水样或糊状稀粪,症状轻而缓和。

3、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初生仔猪多发,1-3日龄内最多,发病率90%和死亡率50%均高。

  ※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

  ※广东、四川等地的优势血清型为O。

4、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多发于寒冷、炎热季节,以气侯突变、阴雨潮湿、母猪饲料质量差、母乳含脂率高等为重要诱因。

  ※以排灰白色浆状、糊状腥臭味稀粪为特征。

5、仔猪副伤寒

  ※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多发于1-2月龄猪,无明显季节性。

  ※以气侯多变、阴雨、环境卫生差等为重要诱因。

  ※急性为败血症变化,皮肤为紫红色斑点;亚急性为肠炎、消瘦和顽固性下痢,恶臭,带血。

6、仔猪红痢

  ※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多发于1周龄以内(1-3日)仔猪。

  ※发病仔猪由于肠黏膜炎症和坏死而排出红色稀粪为特征。

仔猪腹泻防治方案有哪些?

一、疫苗注射

母猪产前28天使用,注射2头份,乳猪肌肉注射1头份(各个品牌腹泻疫苗可存在差异,请以说明书为准)

  二、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仔猪防寒保暖、把握好初乳关等;传染性胃肠炎在产前6和2周对母猪接种疫苗,可使仔猪获得保护;猪轮状病毒病可通过母猪免疫提高初乳免疫而进行保护;无特效药物治疗,可对症:投服收敛止泻剂、口服补液盐和抗菌药物防继发感染。可使用中药杨树花口服液,畅消等进行治疗。

  三、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饲养管理:自繁自养原则、抓好母猪产前后和仔猪的护理,防寒保暖、早喂初乳等;菌苗免疫:自家苗针对性好,大肠杆菌K88-K99基因工程苗;药物防治:注意耐药,中药最好。

  三、非传染性因素腹泻的防治

  1,防止营养因子缺乏:

  适量低分子脂肪酸,提高初乳中总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量,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2,减少蛋白质含量,降低日粮抗原反应:

  一般在7日龄开始喂全价饲料,使其断奶时的消化功能得到加强和适应;蛋白质水平不可过高,粗蛋白控制在19%以内,以减少抗原反应。

  3,减少应激:

  保持温度和湿度,卫生消毒,母仔逐步断奶,逐渐更换饲料等。

腹泻易传染?

让猪的腹泻不再传播其实也不是很难,因为腹泻的病原是细菌病毒,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猪拉的粪是稀粪,很难通过空气被猪吸进嘴里,只要小猪嘴不接触病原,这个病就不会发生;母猪不带毒,产床本没有毒,那小猪感染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人为给把病传开了。

  那么有哪些途径可以传播呢?我列举了许多种,如母猪饲料、猪场饲养员鞋子和衣服、给母猪接产人员的手和衣服、兽医人员的手和衣服、工具、老鼠和苍蝇等。

  比较一下上面各种因素,最有可能的因素是猪场饲养员、兽医、接产员,是他们的手、衣服、鞋子,将病传染给了新生的仔猪;如果不让他们同时接触病猪和好猪,那好猪很难被感染。

为此,制定了明确的控制方案

  1、发病仔猪与未发病仔猪分开管理,管病猪的专管病猪,管好猪的专管好猪;

  2、用具分开,对未发病仔猪的管理,使用没被感染过的新工具;而且一窝用过后,马上用消毒药消毒;

  3、尽可能少接触未病仔猪,剪牙、断尾、断脐、口服抗生素等工作,能减的就减;

  4、员工不许上产床,防止鞋子带病;需要抓小猪时,用钩子将小猪钩过来操作;

  经过上面的错施,以后发病的数量明显减少;一周后再发病的仔猪,伤亡已经很小;这样使伤亡数明显降低。 控制腹泻的传播,要采用一网打尽的办法,不能疏忽任何一个小的环节。

  不管是传染性胃肠炎还是流行性腹泻,伤害最大的是产房的仔猪,特别是生后一周内的仔猪,而对其它阶段的猪伤害要小得多。

  所以,遇到腹泻病已进入猪场,但如果能让病不入产房,就是成功了一大半。(资料来源:猪价格网)

看完别忘记分享朋友圈哦!

分享美德传承,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医院杭州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jqfxyy/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