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没有什么比回家打开空调,
再吃一块冰镇西瓜来得爽快。
而喜爱冷饮、冷藏食品的我们,
也常常习惯性地认为:
冰箱中温度较低,冷藏的食物较安全,
无论是生、熟食品,
只要放在冰箱中便可长期保存。
但殊不知,
吃这种存放了几天的蔬菜、水果,
其实也存在健康危险。
……
医院近期腹泻患者增多前天晚上,陈先生下班回到家中,
从冰箱里取出剩下的凉菜,
没有加热便食用,
没过多久便开始闹起了肚子。
陈先生
不停地跑厕所,医院,医生说我是感染了冰箱里的嗜冷菌而诱发腹泻。
据了解,
医院腹泻患者最近都有增多,
而这其中的“罪魁祸首”,
可能正是潜伏在冰箱里的——“嗜冷菌”。
“嗜冷菌”到底是什么来头?嗜冷菌是指:在-15~20°C之间最适宜生长的,一类微生物的总称。由于这个温度段与其它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段相比要冷许多,故得名嗜冷菌。最常见的嗜冷菌种,有耶氏菌、李斯特菌等。嗜冷菌的特点就是不怕冷,
冰箱的冷藏室温度在4℃~8℃之间,
最适合嗜冷菌的生长。
在冷却贮藏的温度下,
嗜冷菌的繁殖分解作用并没有被充分抑制,
有不少嗜冷微生物。
如假单胞杆菌、黄杆菌、少数酵母菌,
和霉菌等在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缓慢生长。
因此冰箱的低温环境,
并不能杀死由空气、食物,
或其他情况带入到冰箱中的微生物。
TA会给人体带来哪些伤害?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廖朗明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
多数市民会把食物保鲜的希望寄托于冰箱,
把市场刚买回的蔬菜、吃剩下的饭菜、
切开的西瓜等全部全放进冰箱。
但是,
人一旦吃了嗜冷菌污染的食品,
就可能导致腹泻等肠胃炎。
门诊时就常遇到不少市民舍不得丢掉冰箱里过期几天的面包、牛奶等,食用后引起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状况。
廖医生但是,
冰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
又不可能完全不用它。
平时应该如何“防御”嗜冷菌的侵袭呢?
每月定期清洁是关键
清洁消毒方法很简单将所有食物都从冰箱中搬出,关掉电源,抽出冰箱里的盒子,用干净的抹布将冰箱里里外外以及盒子全部擦拭干净,然后在通风处通风半小时即可。
不同食品有不同的存放时间和存放区
医生也提醒大家:
不管哪类食物,
都不要长时间放在冰箱里,
还是吃新鲜的好。
不同食品有不同的存放时间和存放区,
食物进冰箱时,生、熟食物一定要分开放置,
必要时使用保鲜盒、保鲜膜等用具,
剩菜剩饭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切开的瓜类等水果存放最好不超过24小时。
冰箱里的食物可以这样放
1适合放在冰箱门架上有包装但开了封、本身不会在一两天内变坏的食品,如番茄酱、沙拉酱、芝麻酱、海鲜酱、奶酪、黄油、果酱、果汁等,以及咸鸭蛋等蛋类食品。
2适合放在上层靠门处直接入口的熟食、酸奶、甜点等。储存这些食品时,应避免温度过低,并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所以不宜放在下层。
3适合放在上层后壁处剩饭菜、剩豆浆、包装豆制品等。由于这些食物容易滋生细菌,稍低于0℃的温度最合适。
4适合放在下层靠门处各种蔬菜及苹果、梨等温带水果,而且要用保鲜袋装好,以免因温度过低而导致冻坏。
5适合放在下层后壁处没有烹调熟,但又需要低温保存的食品,如水豆腐、盐渍海带丝等,以及有严密包装不怕交叉污染的食品,还有等着慢慢化冻的食品,适合存放在最冷的地方,比如下层后壁处。
6适合放在保鲜盒里冷藏肉,半化冻的鱼、鲜虾等海鲜类。由于水产品中的细菌往往耐低温,温度稍高容易加速其繁殖,而保鲜盒既可起到隔离作用,避免交叉污染,又具有保温功效,避免频繁开关冰箱门产生的温度波动。此外,如果有专门的可调温保鲜盒,最好把肉类放在-1℃—1℃的保鲜盒中。
饮食健康无小事,
夏天使用冰箱的这些事情,
很重要哦~
小伙伴们千万要注意哟~
根据海西晨报、南昌疾控、网络等综合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lrfxyy/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