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原因 >> 秋季腹泻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中国猪病毒性腹泻流行概况及其科学防控

来源:腹泻原因 时间:2018-6-5

一、猪病毒性腹泻的特点

  1.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哺乳仔猪高死亡率

  2.无体温升高,濒死期体温降低

  3.所有日龄猪只均可感染,日龄增加,死亡率下降

  4.病原为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5.冬春季节多发,夏季发生也成为“新常态”

  6.抗菌素治疗无效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变异株为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只有一个血清型;

  感染消化道引起呕吐、水样腹泻,幼龄仔猪的高死亡率;

  冬春季节流行;

  病理变化主要为小肠。

  猪流行性腹泻

  感染消化道引起厌食、呕吐、水样腹泻、仔猪的高死亡率;

  随着日龄增大,死亡率降低;

  冬春季节流行,常发生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

  宿主包括猪和野猪,所有日龄都可感染;

  传染方式为粪口途径,病猪无体温升高现象。

猪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弧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现在报道了7群抗原性存在差异的轮状病毒的血清型(A-G),其中有4群可感染猪(A、B、C、E),A群轮状病毒代表着公认的轮状病毒;

  病毒感染消化系统,引起幼龄动物及儿童腹泻;

危害与损失

  引起仔猪死亡,7日龄仔猪的死亡率可高达%,每头仔猪的直接饲料成本约元;

  导致育肥猪推迟出栏10天——15天左右,育肥后期每天需要3kg饲料,以1.5元/千克计算,则每头损失45元。

  总结

  我国至少存在4种主要病毒性腹泻(剧烈腹泻)病原,还有至少其他5种潜在病原(致病性弱或不确定);

  腹泻病原感染情况各个猪场不尽相同,混合感染非常严重;

  猪流行性腹泻为主要病原之一,发生腹泻的猪场阳性率超过80%;

  新的德尔塔冠状病毒在我国存在。

二、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变异及致病性

  变异:在纤突蛋白上,基因1群与2群相比存在基因的缺失和掺入等;

  PEDVG1与G2群可以交叉中和,但中和能力差2倍;

  在我国怕不仅有基因1型,也有基因2型PEDV;

  猪流行性腹泻只有1个血清型;

  日本科学家结论:抗原性形似,与CV更近似;

  我国至少存在6种血清型的A群状病毒。

三、猪病毒性腹泻三联苗的特点

  研发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的原因

  在我国普遍存在,临床上存在TPR混合感染,加重腹泻症状;

  不同病毒感染后都表现为水样腹泻,临床上很难区分;

  不同病毒均感染小肠,具有共同的靶细胞--小肠绒毛上皮;

  三联活疫苗可减少应激,一次免疫预防三种疾病。

四、科学防控猪病毒性腹泻

  1.明确病因

  病毒性腹泻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1)血清学诊断

  中和试验(VN),间接免疫荧光,间接ELISA

  (2)病原学诊断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电镜负染;

  病毒的核酸检测,可用RT-PCR,核酸探针;

  直接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ELISA;

  免疫胶体金。

  2.免疫预防

  疫苗的科学免疫

  (1)控制易感猪群

  做到无易感猪群(群防),如果有肥猪先发的猪场,更应该引起重视;

  哺乳仔猪靠被动免疫,要求做好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免疫是重点;

  后备母猪,后备公猪,断奶、保育与育肥仔猪是易感猪群。

  (2)树立正确观念

  抗体对活疫苗有干扰,要做到正确的免疫;

  疫苗不是用来治疗的,要牢牢树立传染病根本在于防的观念;

  腹泻的季节性(冬春多发)已经不明显,做好日常免疫、尤其是稳定期间的基础免疫非常关键;

  反复反饲(强毒免疫)导致猪群中长期大量存在野毒,可能让防控更加困难。

  (3)正确使用疫苗

  疫苗的使用要根据抗体监测情况来定;

  先活苗,后死苗;

  感染或反饲等于活苗免疫。

  3.生物安全

  科学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彻底的清洗、消毒、空舍(7天——14天);

  真正的全进全出,多点饲养;

  尽可能将后备放到一栋猪舍;

  冬季产仔需注意猪舍保温;

  坚持自繁自养;

  避免外来人员、车辆等进入生产区。

五、病毒性腹泻传播方式及其他

  1.病毒性腹泻病原的传染方式

  直接途径:粪口途径、消化道接触污染物

  间接途径:车辆(饲料车、运猪车),服务人员(装备),包括饲料在内的其他污染物

  病原不会垂直传播

  2.病原在体外的存活时间

  病毒的体外存活时间与温度及湿度有关

  4℃下在泥浆中至少存活28天

  25℃条件下在粪便污染的干饲料中存活7天,在湿的饲料中存活14天,在湿的饲料混合物中至少存活28天。

  3.理化特性

  大于60℃时失去活性

  在37℃、pH6.5-7.5条件下病毒稳定

  4℃、pH5-9条件下稳定

六、如何克服病毒性腹泻疾病

  1.克服病毒性腹泻疾病的三个误区

  (1)诊断误区

  诊断想当然,仅凭借临床症状来判断;

  一次实验室诊断结果用几次或一两年;

  实验室诊断不全面;

  实验室检测水平不同,影响结果的科学与真实。

  (2)免疫误区

  不当传染病对待,只做局部免疫,例如只对母猪进行免疫;

  经产母猪与后备母猪一样免疫;

  发病后才接种疫苗,把疫苗当治疗制剂;

  只有流行季节前才做免疫,平时基本不进行免疫;

  过度依赖疫苗,不重视生物安全;

  反复返饲。

  (3)生物安全误区

  做不到真正的全进全出;

  消毒不彻底,空舍时间过短;

  不把育种隔离当回事;

  综合管理出现漏洞。

  2.疫苗的免疫失败原因

  疫苗的质量问题;

  抗原匹配性差,疫苗不含有的病原种类、新病毒、变异、血清型;

  抗体(母源抗体)干扰;

  免疫程序不合理;

  不做全群免疫(留有易感猪群);

  免疫抑制,例如免疫抑制病(PCV2、PRRS)、霉菌毒素、激素类药物;

  不重视生物安全,环境中大量带强毒。

  3.发病场需采取的措施

  换舍产仔(健康待产母猪需要移走);

  早期断奶;

  紧急接种(在监测的前提下);

  生物安全、隔离、彻底消毒空舍。

  4.稳定但受威胁场需采取的措施

  科学免疫;做好生物安全;做好抗体检查;避免免疫抑制;保持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5.防控的关键点

  确定发病病原,确诊;

  做好全群免疫,不留易感猪群,尤其是做好后备母猪、后备公猪的免疫;

  列入常规免疫计划而非季节性免疫;

  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多点饲养,全进全出,严格的消毒与空舍;

  做好产仔舍的保温;

  避免应激,提高机体自身抗病力。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
中科公益基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qjfxyy/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