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创领基层医疗未来红杏e生,来源:复旦儿科药学)
儿童腹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种病原引起的综合症。在我国几乎每个儿童腹泻的年发病率高达2-3次,尤其是6月-2岁的婴幼儿,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1临床表现
腹泻病的共同表现
1、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腹痛、里急后重)
2、全身症状(发热、精神食欲差)
3、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不同程度脱水的判断
因腹泻脱水的临床表现
2病因
非感染性因素
1、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气候因素腹部受凉致肠蠕动增加。
3、人工喂养,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口渴又吃奶过多。
4、对牛奶或大豆类制品过敏。
感染性因素
1、肠道内感染
病毒:轮状病毒为常见病原
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
寄生虫:如蓝氏贾弟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
2、肠道外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伴有腹泻症状。
肠道菌群紊乱: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3用药治疗
1、预防和治疗脱水:口服补液
我们的传统配方是口服补液盐。很多时候家长看小孩腹泻心切就着急要求我们医生给下医嘱打针,实际上小儿腹泻最怕脱水,只要能及时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输液的。
2、改善肠道生态环境:微生物制剂
对于小儿腹泻,可以适当补充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过度繁殖,调整体内的微生态平衡。运用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生态制剂可使胃肠道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消化酶,帮助宝宝吸收食物,增强食欲,并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3、肠粘膜保护:蒙脱石
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4、抗生素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腹泻多数系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所致(占80%以上),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只占少数。而病毒性肠炎不用抗生素。
注意事项:
微生物活菌制剂与抗生素两者联用时需要间隔时间服用(2小时)。抗生素在杀灭肠道致病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的活菌。两者同时服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反而会降低疗效。
5、补锌治疗
很多时候,我们在治疗儿童腹泻的时候会忽略儿童的补锌治疗。缺锌将直接造成儿童免疫力低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或智力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向全球推荐大于6个月的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天。
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做好宣教,指导患儿家属继续饮食需注意的点。
1、母乳喂养:继续喂养母乳、暂停辅食。
2、人工喂养:给予经适当稀释牛奶或辅以其它代乳品如米粥、面条、豆制品等;年长儿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3、呕吐频繁者:暂禁食4-6小时,乳糖不耐受者宜喂养不含乳糖的配方奶。
4、牛奶过敏者:宜根据病情给予氨基酸奶粉或水解配方。
写在最后
我们觉得有必要列出一些不适宜儿童腹泻使用的药物,临床治疗患儿时尽量避免这些药物:沙星类药物、四环素、复方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这些药物部分对儿童副反应明显,部分药物对儿童毒副作用尚不明确,因而不推荐儿童使用。
延伸阅读:
宝宝出现这4个症状,深夜也要去看急诊!(文章转载自:健康,万事兴中国儿科前沿论坛)
0-3个月宝宝新生宝宝面部及口周皮肤出现苍白或者发青等颜色的改变;
单眼或双眼的眼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连在一起;
反复呕吐(不是溢奶,家长要学会区分)且已持续6个小时;
长时间不明原因的哭闹。
其他具体症状如下。医院:
01
宝宝高烧惊厥
惊厥俗称惊风、抽风。宝宝会突然出现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抽搐,或伴有口吐白沫。比较多见的是由高热引起的惊厥,6个月——3岁的宝宝居多。
一旦发生惊厥,在家紧急处理后,医院就诊,查明原因,给予宝贝恰当的治疗。
宝宝高烧惊厥的紧急处理方法:
第一步:将宝宝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宝宝发热时,积极进行物理降温,可以用温水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腋下、大腿根部部位,也可以给宝宝洗温水澡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紧急处理后,医院就诊,查明原因,给予宝宝恰当的治疗。
02
宝宝外伤
桌子角、凳子腿、窗户一些原本很平常的地方在妈咪的眼里却是宝贝的“禁区”,就连小宠物都有可能成为宝贝的“敌人”。皮肤的擦伤一般比较轻浅,妈咪可以先由内向外消毒,预防感染。
但是如果宝贝的伤口小而深,或者头部碰撞后精神差,甚至出现喷射状呕吐,或者被动物咬伤、抓伤,妈咪应及时带宝贝就诊,尽早诊断及治疗。
03
宝宝憋喘
这种情况常见于急性喉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性发作等疾病。这些疾病往往发作快,发展迅速,宝贝很快就变个人似的呼吸急促,烦躁哭闹。
这时妈咪一定要尽医院就诊,进行雾化、吸氧等处理。医院舍近求远,延误宝贝的病情,出现窒息等症状。
04
异物吸入
小的宝宝往往对颜色鲜艳的小物件充满好奇(如:小扣子、圆珠子等),所以妈咪在给宝宝选玩具时要细心,有小零件、可拆卸的玩具一定要在家人的陪同下使用。
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诊断不难,但如果在妈咪没有观察到吸入异物的情况下,宝贝无发热、流涕等其他症状,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呼吸不畅,甚至面色青紫,一定要及时带宝贝就诊,有可能宝贝吸入了异物,引起气道堵塞所致。
注意事项1、大多数的发热患儿是不需要夜间急诊的,最关键是降温不是就诊。体温降至正常后患儿烦躁哭闹不停需夜间急诊。
2、多数咳嗽患儿是不需要夜间急诊的。如患儿有喘憋、呼吸快或咳嗽呈犬吠样应夜间急诊。
3、呕吐腹泻一般不需要夜间急诊,如伴有精神萎靡、烦躁、发热、尿量明显减少应夜间急诊。
4、小婴儿出现吃奶量明显减少、呛奶吐奶严重、精神萎靡、发热均需要夜间急诊,孩子太小,病情变化快,不宜延误。
5、如果您觉得孩子和平时状况相差较大,也是就诊的指证。
6、当然,异物吸入、严重外伤、误服药物等肯定是需要急诊的。善于归纳的家长会发现,上述需要就诊的情况中多包括孩子精神不好。
对的!一定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精神状况好,大可不必夜间紧急就诊。但如果孩子不停的哭闹,烦躁不安,或非常萎靡不振,就需要紧急就诊。
对一般高热、咳嗽、呕吐腹泻的孩子,夜间急诊时主要给与相关的对症治疗,而一些疾病的进一步诊断往往还要第二天再在专科就诊。孩子生病本来需要很好的休息,这样反复就诊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xhfxyy/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