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
所有安徽人注意!
这种正大量上市的水果,
可能让你
“中毒”!!!
到底怎么回事?
江淮君这就给大家说!
厦门一女子野外采草莓
吃了几粒,10小时拉了15次!
近日的一个周末,家住厦门前埔的刘女士到集美采摘草莓时,禁不住鲜红欲滴的草莓的诱惑,用随身带的矿泉水将几粒感觉很干净的草莓冲洗一下当场吃了,兴奋地说吃到了最新鲜的草莓。
半个小时后,她的肚子开始不舒服,回到家里就闹起了肚子。服下几粒止泻药后还是不断跑厕所。从晚上八点多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拉了超过十五次,身体极度疲惫。
医院诊断和化验,
原来刘女士是
吃了没洗净的草莓
导致急性胃肠炎。
吃几粒草莓还能感染病毒?
颜值高、味道美的草莓
吃下后为何后果如此严重?
听听医生咋说?
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灶介绍,看似干净的草莓,由于表面凸起颗粒形成很多微小的凹部,很易附着灰尘、细菌,甚至农药残留,如果清洗不干净就可能引发腹泻。
而在年,
这个诺如病毒还上了央视。
生活中不少人认为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其实不然!
食用草莓感染诺如病毒的原因
正是由于含有病毒的污染物,
比如被感染的生物或
含病毒的污水等,附着在草莓上,
如果没洗干净直接吃了的话
就可能感染上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
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
也被称为诺沃克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都可能发生,
但11月至次年2月的
寒冷季节发病率最高,
因此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水果(草莓等)、绿叶蔬菜以及贝类,
尤其是牡蛎极易被其污染。
诺如病毒可通过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食物和水经口摄入传播,
主要引起感染性腹泻,表现为:
恶心、呕吐、低烧、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
诺如病毒的特点有:
1.群发性强:多为集体发病,幼儿园这样的人群密集场所尤其容易群发。
2.儿童易感染:学龄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达15%。
3.无特效药或疫苗:目前还未出现针对诺如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
4.自限性强:诺如病毒有明显的自限性,即两三天后会自己好转,家长不必太过恐慌。
眼下正是病毒的高发季节,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
是预防感染这类“
吃出来”病毒的最好办法。
如何有效避免中招?
其实,吃前只需做一个动作,
清!洗!干!净!
(那个吃几粒草莓竟染上
诺如病毒的5岁小女孩的妈妈说:
当时,她只是用自来水洗了一下而已)
清洗草莓的正确打开方式1清洗水果首先用流动的水连续冲洗几分钟,把草莓表面的病菌、农药及其它污染物除去大部分。注意:不要先浸在水中,以免农药溶出在水中后再被草莓吸收,并渗入果实内部。
2淡盐水浸泡冲洗后,把草莓放入淡盐水(一面盆水中加半调羹盐)或淘米水(宜用第一次的淘米水)浸泡5分钟。淡盐水可以杀灭草莓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淘米水呈碱性,可增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4撕掉叶子草莓的叶子撕掉,切记不要去除草莓蒂。否则残留的农药会随水进到果实内部,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吃的时候去除草莓蒂即可。
5净水冲洗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净经过淘米水或者淡盐水浸泡的草莓,最后用净水(或冷开水)冲洗一遍即可。
6尽量避免搓揉草莓清洗草莓时尽量避免用手搓揉,也不需使用清洁剂,除非能保证清洁剂能够完全洗净,并且不残留在草莓上。
现在,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
但这些人要注意了!
这类人不能多吃草莓!
特别提醒,草莓虽然糖分不高
维C丰富,孕妇吃草莓益处多多,
但草莓性凉,
准妈妈不宜一次吃太多,
尤其是脾胃虚寒、
容易腹泻、胃酸过多的孕妇,
更应适可而止!
怎样才能买到优质草莓,
江淮君在这里也总结了
一些购买草莓的小妙招。
看草莓籽
看草莓籽的颜色是从表面判断草莓是否优质最有力的标准之一。一般来说,自然成熟的草莓,籽应呈金黄色,如整颗草莓有超过80%的籽为红色,则很大可能是染色草莓或催熟草莓,不建议要购买。
看表面
草莓成熟一般是整体变色,故优质草莓表面应呈均匀一致的鲜红色。如发现草莓色泽不均或半红半青,则不建议购买,但奶油草莓(章姬)以蒂部果肉发白为佳。
除此之外,草莓蒂上的嫩叶也大有讲究,新鲜草莓的蒂头嫩叶应干净、呈鲜绿色且附有细小绒毛,如发现叶片较脏、有黑点(多为蚜虫尸体),则很可能是农药残留较高的草莓。
看形状
草莓个头过大或比较畸形,都有可能是注射激素的结果,虽自然生长的草莓也可能会有类似情况出现,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消费者购买个头适中、外形规整(一般呈圆锥形)的草莓。
品滋味
优质草莓应有一股自然的草莓香味且吃起来甜度均匀,如味道过于寡淡、闻起来也不香,一般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催熟草莓。也可咬开一半草莓观察其内部,如发现果肉过白或内腔中空,则很有可能是激素草莓或有虫卵存活过的草莓,不建议购买,优质草莓应果肉鲜红有光泽、内部无任何空洞。
当然,买回的草莓一定要注意清洗。
草莓的生长特性使其极易招虫,
但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
这些农药残留
一般经认真清洗后均可较好去除~
江淮正道综合海峡导报、厦门网等网络
别光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xhfxyy/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