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腹胀临床上非常常见,肿瘤化疗药及硼替佐米等药物应用后由于影响神经功能经常会出现肠麻痹而导致腹痛腹胀,而腹部盆腔手术后或腹盆腔放疗后由于粘连性肠梗阻或并发感染等原因则更易出现。而在门诊则亦经常碰到由于体质虚寒或血瘀导致的腹痛腹胀。并且有些病例是比较危重的,如不能及时处理甚至会危及生命,下面将这一年来记录较详细的病例做一总结。
案例一
患者女,26岁,哺乳期,剑突下至脐上剧烈疼痛,消化科嘱其调整饮食无效,查舌质淡红稍暗,苔薄白,脉弦,辩为肝脾不和。予以小柴胡汤合桂枝芍药汤和失笑散加减以疏肝和脾,活血止痛。因当时疼痛剧烈,予以针刺一侧合谷、足三里和中脘穴,用泻法。拔针疼痛减轻,嘱回家服中药
01
处方:柴胡20黄芩10清半夏20党参15生白芍30桂枝15干姜15炙甘草6生山药30蒲黄30五灵脂15生姜5片大枣3枚
第二日随访,腹痛缓解。
案例二
患者男,61岁,肺癌,大便干结一周,每日灌肠无效,双侧胁肋部及剑突下胀满,舌红无津,苔干黄,脉弦数,辩为少阳阳明合病。予以大柴胡汤合增液汤。
02
-2-22处方:柴胡20黄芩15半夏20瓜蒌30枳实9大黄9生白芍20玄参20生地20麦冬20
五付日一剂水煎服
服药第二天即排便,自诉剑突下胀满向下移动。
二次会诊,患者大便通畅,腹胀消失,口干苦,舌质红润,苔中心薄黄,脉弦数。辩为肝气不舒,胆热不降。予以小柴胡汤加减。
案例三
患者,女,62岁,肝癌介入术后5月余,患者出现口干苦,不思饮,进食后呕吐,剑突下胀满,胃痛,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舌中心苔白厚腻,苔中间黄,脉弦硬,辩为肝气犯胃,湿滞中焦,气机不降,予以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03
-2-7处方:柴胡20黄芩12半夏20黄连3干姜15党参12代赭石30七剂煅牡蛎30茯苓30生白术60枳实9炙甘草6五灵脂15怀牛膝30决明子30生姜5片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再会诊,患者诉服用中药后口苦、腹胀、呕吐、大便干结均缓解,大便一日一次,仍口干,查舌质红,苔薄白,左手脉弦硬有力,右手寸脉沉弱,关尺弦细,辩为气血两虚肝阳上亢。予以镇肝熄风汤加减,养肝阴,疏肝气,镇肝阳。
-2-12处方:生龙骨30生牡蛎30怀牛膝30代赭石30黄芪60当归15生白芍20玄参15麦冬15生麦芽30茵陈15川楝子10半夏20生姜5片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案例四
患者男,67岁,胆总管肿瘤术后仍黄疸,腹胀,大便不通,全身浮肿,患者诉口干不苦,查阴囊肿胀,小便呈深黄色,无大便,巩膜黄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辩为湿热弥漫,水液不运。予以三仁汤合四苓汤加减以清热化湿,利水消肿。
04
-1-19处方:生薏苡仁60杏仁10白蔻仁6滑石20栀子15竹叶20通草10泽泻20茯苓15猪苓15茵陈60厚朴9决明子30生白术60枳实9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服用中药后腹胀消失,近日大便日5-6行,下地活动。胆红素也由降为。查舌苔由黄转白。此种腹泻乃湿热之邪从大便而走,腹泻后患者自觉清爽,嘱勿用思密达等刻意止泻。继续原方服用七付。
案例五
患者女,63岁,于-1-17在全麻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加阑尾切除加乙状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术加腹腔镜探查术”术后4天出现腹胀,位于中下腹部,近七日无大便,乏力,准备插胃管减压,查口干苦,舌质红,有瘀斑,苔正常,右手脉弦数,左手脉沉弦细,辩为阴液不足,气虚不运。予以增液汤合厚朴三物汤和当归补血汤加减。
05
-1-24处方:玄参30麦冬20生地黄20黄芪60当归30厚朴20枳实9大黄9桃仁10苏子9莱菔子30
服用一天已完全缓解,主管医生反馈已大好出院。
案例六
王某,男,37岁,2月前进食油腻后出现右腹部持续性烧灼样疼痛,多次住院,多次复发。1月前再次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入我院普外科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5小时前再次出现急腹痛,外科邀余会诊。患者口干口苦,进食后剑突下胀满,双肋下疼痛,以左侧为重,渐至右侧下腹部痛及脐上部疼痛。查舌质淡白,苔白厚,脉弦,辨为肝脾不和,湿滞中阻。以小柴胡汤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疏肝和脾,通利湿滞。
06
-1-17处方:柴胡25黄芩10桂枝15干姜15半夏20茯苓30瓜蒌30酒大黄9桃仁10丹皮12枳实9党参12生姜5片
五付水煎服日三次服
因近春节,两天后再诊患者服用中药后腹痛,口干苦减轻,双肋下及脐上痛消失,进食后剑突下微胀,查舌质淡,苔白厚黄,脉弦,右手寸脉沉弱。辩为肝气犯胃,中焦湿滞。予以小柴胡汤合生姜泻心汤加减疏肝和胃,通利中焦。
-1-19处方:柴胡25黄芩12半夏20黄连3干姜15炙甘草6厚朴15茯苓30代赭石30枳实9党参15生姜5片
后反馈未再发疼痛,剑突下胀满消失。
案例七
杨某,女,43岁,卵巢癌,-12-13全麻下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加大网膜加阑尾切除加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8天患者出现腹胀,肛门停止排气,进食后呕吐,行腹部及盆腔CT示:腹腔多发肠管扩张,、积液积气并液气平,考虑肠梗阻。会诊患者,口苦口干,淡而无味,全腹胀满,中上腹部为重,进食后呕吐,乏力甚,小便不利,无大便,苔黄厚腻,舌质淡红,脉沉弱,辩为脾虚湿滞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以升陷汤合半夏泻心汤合厚朴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汤加减以升清降浊。
07
-12-22处方:黄芪60当归15清半夏25黄芩15黄连5干姜15厚朴25党参15炙甘草6代赭石30生麦芽30桔梗12柴胡9茯苓30生姜5片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4日后随访,诉服用第三天已大便,口干口苦减轻,腹胀缓解,饮水后呕吐也消失。
案例八
患者男,76岁,肺癌肝转移,不大便10余天,多次灌肠无效。会诊患者乏力,气喘,口干,剑突下胀满,舌质淡白,苔白厚,脉沉弱。辨为大气下陷,浊气不降。重用黄芪配升麻以升清气,半夏厚朴枳实以降浊气,参术苓姜枣草温运中焦,以通枢机。
08
-12-1处方:黄芪90当归30桂枝15干姜15瓜蒌30半夏20枳实9党参15生白术60炙甘草6升麻5茯苓15厚朴15决明子30生姜5片
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服用中药后第三天大便一次,第四天已完全通畅,乏力好装,腹胀减轻,诉剑突下微感胀满,予以生姜泻心汤加减善后。
-12-6处方:清半夏20黄芩12黄连3干姜15党参15炙甘草6厚朴12茯苓20薏苡仁30杏仁10生麦芽30神曲30代赭石30生姜5片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案例九
患者男,多发性骨髓瘤,应用万珂治疗后出现纳差,食欲减退,便秘,听诊肠鸣音消失,考虑应用万珂导致的肠麻痹。查舌质暗红,苔白,脉弦迟,辨为肝气犯脾,气滞血瘀。予以针灸,强刺激一次合谷,针刺足三里、中脘和三阴交。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厚朴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汤加桃仁当归,以疏肝和脾,行气活血。
09
-11-25处方:柴胡20黄芩9桂枝15干姜15天花粉30半夏20厚朴25党参15生龙骨30生牡蛎30炙甘草6桃仁10当归30川芎6生姜5片大枣3枚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两天后反馈,麻痹性肠梗阻已完全缓解,嘱继续服药。
案例十
患者女,73岁,宫颈癌同期放化疗后出现重度腹泻,一天十余次稀水便,伴腹痛,口干不欲饮,口苦,乏力甚,应用抗生素及思密达、易蒙停等无效。查舌质暗红,苔中心白厚,脉沉数,双手寸脉无力。辨为脾虚湿阻,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予以升清降浊,清利湿滞,缓急止痛。
10
-11-17处方:黄芪60丹皮15清半夏20黄连6黄芩15干姜10党参15生白芍30炙甘草6赤石脂20生山药30白扁豆30茯苓20葛根30桔梗12生姜5片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第二天随访大便次数减少,已不是稀水水样,腹痛减轻。四日后随访,大便已完全正常。
案例十一
患者女,高龄,79岁,宫颈癌放疗后,出现全腹胀满,小便少,口干不欲饮,饮食水后一到两小时后呕吐,大便不通,灌肠不缓解。查舌质暗红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滑数,二十五次出现一次结脉。辩为脾虚气滞致上热下寒,膀胱气化功能失司。予以半夏泻心汤合五苓散合方加减。
11
-11-14处方:清半夏20黄连3黄芩9干姜15党参15炙甘草6泽泻20茯苓15猪苓15炒白术15桂枝15厚朴25大腹皮15桃仁10代赭石30生姜5片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两日后反馈已自行解大便,小便通利,腹胀缓解。《金匮要略》:“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因此通利二便呕吐腹满则自解。
案例十二
患者女,29岁,门诊就诊,反麦氏点处疼痛剧烈,大便不通,B超未见异常。查舌质淡暗,苔薄白,辩为寒积,予以附子细辛大黄汤和附子薏苡败酱散合方加减以温下寒积,活血利湿。嘱大黄后下,大便通后弃大黄不用,将其它药喝完。
12
-10-26处方:制附子15细辛5大黄9桃仁10当归30茯苓15半夏15厚朴10败酱草30薏苡仁30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一周后再次就诊诉三付后大便通畅,腹痛完全缓解,继续将药喝完。患者为肝肺脾肾阳虚体质,予以阳和汤加减以纠正体质。
-11-9处方:熟地60鹿角胶12炮姜15肉桂5白芥子6山药30炙甘草6吴茱萸9当归15茯苓15川芎6白芍15泽泻20炒白术15牛膝20
案例十三
患者女,56岁,宫颈癌术后4月,出现右侧髂窝囊性积液,局部疼痛剧烈,全腹胀满,引流出秽浊液体,大便不通,肛门有排气,诉口干口苦,应用抗生素及外用如意金黄散等不缓解,患者因胀痛情绪很不稳定,觉得生不如死,查舌质淡红暗,苔白厚,脉沉细数,辩为气滞血瘀,寒湿蕴热,予以半夏泻心汤合附子细辛大黄汤及附子薏苡败酱散合方加减以清利蕴热,温下积滯。
13
-11-10处方:清半夏20黄连3黄芩10干姜15党参15炙甘草6桃仁10皂刺9大黄9制附子9细辛3薏苡仁60瓜蒌30厚朴15败酱草30生姜5片
五付水煎服一日三次
药下午熬好,嘱至睡前喝两次,以后一天三次喝。第二天早晨查房主管医生反馈疼痛已明显减轻,下午再反馈腹壁肿块疼痛明显缓解,腿肿也减轻,大便已通,病人情绪也正常了。因此中医不是慢郎中,辨证准备起效有时比西药还快。
案例十四
朱某某,67岁,贲门癌术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腹部立位片及上下消化道造影均提示肠梗阻,胃肠减压每日引流ml。10月25日会诊患者口干、腹胀如鼓,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消失,查舌质红,苔白,左手脉弦数,右手脉寸部涩,关尺部弦数,辩为肝气犯胃,脾虚气滞,津不上承。予以厚朴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汤合大柴胡汤加减。
14
-10-25处方:厚朴25半夏20党参10炙甘草6大腹皮15柴胡15黄芩12天花粉30枳实9大黄5麦冬15生姜9片
五付水煎服日一剂,小口频服。
服药后第二天胃液引流减少。服用两天,引流只有30ml,腹胀消失,大便多次,有肠鸣音。腹部立位片无胀气及液平,口干,舌质红,苔薄黄,左手脉弦数,右手脉滑,辩为肝气犯脾,予以舒肝养肝健脾行气以善后。
-10-28处方:柴胡20黄芩15天花粉30半夏20麦冬15竹叶20丹皮15生地15生白芍20枳实9大腹皮15炙甘草6党参12生姜5片大枣3枚
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案例十五
患者男,53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出现自汗,乏力,剑突下胀满,呃逆,反胃,烧心,口干苦,肠内营养不吸收,出现乳糜泄,平素畏寒,查舌质淡白,苔白水滑,脉沉微,辨为阳虚不能摄津,中焦湿滞痞塞不通,大气下陷。予以清上温下,提升大气,固摄津液。
15
-9-27处方:黄芪90桂枝15干姜15生山药30人参9生白芍15半夏20黄芩9黄连3生龙骨30生牡蛎30炙甘草6制附子12浮小麦30生姜5片大枣3枚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四日后随访已然大好。此乃脾肾虚寒,阳不化湿,湿滞中焦,而使甲木相火和君火不得下降所致,所以用药紧扣此病机见效尤快。
案例十六
患者女诉剑突下胀满,口干,呃逆,恶心,口中有异味,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但患者还诉背部恶寒。
伤寒论: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脉沉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嘱黄连黄芩大黄用沸水冲,取汁。制附子与竹茹煎水与黄连黄芩大黄水混合后饮服。
16
处方:黄连9黄芩15大黄9制附子9竹茹15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一周后再就诊诉腹胀等症状全部消失,服后泻数次,肛门灼痛,还剩两剂未再喝,体重下降了6斤。从此患者可理解张仲景附子泻心汤的理法。
案例十七
患者男,88岁,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腹胀甚,造瘘口排气排便欠通畅,插管至结肠肝曲以期排气,无效。用中药灌肠等方法亦无效。会诊患者腹胀甚,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减弱,口干甚,自剑突下至整个腹部膨隆,舌质红而无苔,双手寸脉弱,关尺细数,为气阴两虚,予以补气养阴行气。
17
-8-23处方:黄芪60北沙参30玄参20麦冬20太子参30生地15半夏15厚朴15炙甘草6生麦芽30莱菔子30生山药30川楝子10生姜5片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服用中药三天,主管医生反馈已排气,肠鸣音正常了,明显好转。
案例十八
患者女,宫颈癌肉瘤,-8-10全麻下行“子宫广泛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可。术后第9天出现全腹胀满伴下腹部疼痛,以左下腹痛为著,肠鸣音消失,有振水音,偶有排气,诉口干微苦,苔厚黄,舌质淡,脉细数,辩为气滞水湿内停伴蕴热。重用厚朴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汤加桂枝以疏泄肝木,干姜茯苓加强健脾燥湿,加枳实配合厚朴破气行滯,芒硝清泻蕴热,杏仁降肺气,桃仁行血化瘀,且杏仁桃仁有润下通便之功效。
18
-8-18处方:厚朴20半夏20人参6炙甘草6桂枝15干姜15昨日茯苓30芒硝(化冲服)6枳实9桃仁10杏仁9
三付水煎服日一剂
下午会诊,嘱急煎然后小口频饮,夹闭胃管。第二天反馈肠鸣音活跃起来了,腹部胀痛缓解。
案例十九
刘某某,女,29岁,重度再障,腹腔感染,全腹胀痛,小腹部尤胜,全腹反跳痛明显,CT示:肠管扩张,考虑为感染后毒素释放导致的麻痹性肠梗阻,予以胃肠减压及灌肠效不佳,口干盛,恶心呕吐,自诉体内如一团火,应用泰能及替考拉宁效不佳。查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厚腻,脉沉迟涩,辩为水热血互结。予以小陷胸汤合大柴胡汤和大黄牡丹皮汤合方加减,嘱每次少服频服,一日一剂半。
19
处方:桃仁10黄连9半夏20瓜蒌仁30丹皮15冬瓜仁30柴胡15黄芩15败酱草30生薏苡仁60大黄12枳实9
三付水煎服一日三次服
服用一天后诉大便排泄,腹胀痛及反跳痛缓解。
案例二十
老年患者胃癌术后,心下胀满,延及两侧胁肋,进食后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查舌质红,苔薄白,双手脉弦数有力,辩为少阳与阳明合病。《伤寒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考虑病人术后且年龄较大,将大黄换为芒硝,即柴胡加芒硝汤加减。
20
处方:柴胡20黄芩15生白芍15枳实9半夏15炙甘草6竹茹12芒硝(冲入)9党参12生姜5片
患者服用一剂后各种不适全部消失,不得不服张仲景经方的效力。
案例二十一
张某,58岁,卵巢癌术后盆腔复发肿瘤减灭术后,患者出现腹胀甚,排气少,小便频,舌质暗淡,苔水滑,脉沉细。辩为肾阳不足致膀胱气化失常并膀胱蓄血证。予以五苓散,桃核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真武汤合方加减温阳利水,行积导滞。
21
处方:泽泻20茯苓15猪苓15炒白术15桂枝15桃仁10酒大黄9厚朴15枳实6制附子10煅牡蛎30怀牛膝20半夏20生白芍30
三付,水煎服日一剂。服药后腹胀完全缓解。
案例二十二
赵某某,女,33岁,左下腹痛5年,呈间歇性,平素腰酸,手脚凉,月经颜色暗,有血块。一般疼痛从经后4、5天持续至下次月经。此次患者左下腹部持续疼痛,不缓解,无法入睡,彩超未见异常,查疼痛位于脐左侧,少腹凉,舌质淡红,苔正常,脉沉弦滑。辨为肝肾阳虚,厥阴寒厥,血瘀少腹。予以当归四逆散加吴茱萸生姜汤合下瘀血汤加减先温经散寒,活血祛淤减轻症状后,再温补肝肾以治其本。
22
-7-26处方:当归30桂枝15白芍15细辛3通草10炙甘草6吴茱萸9桃仁10土鳖虫15大黄6水蛭6牛膝20杜仲30生姜5片大枣3枚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一周后再诊,服用中药后左腹部疼痛明显缓解,少腹凉消失,诉腰酸凉甚,多梦,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尺脉沉迟。辨为肝肾阳虚,虚火上炎。
-8-1处方:熟地60牛膝20肉桂5巴戟天30龟甲30茯苓15天冬15麦冬15五味子9炙甘草6龙骨30牡蛎30半夏15鹿角胶12
十四付水煎服日一剂
两周后就诊,诉牙痛,口干,面部少量皮疹有脓点,脐下左侧间断轻微疼痛,双下肢寒,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弦,尺脉沉,辨为肾阳不足,虚火上炎。予以引火汤引火归元,并用蝉蜕等发散上焦虚热。
-8-16处方:熟地60牛膝20肉桂5巴戟天30龟甲30茯苓15天冬15麦冬15五味子9炙甘草6半夏15白藓皮30地肤子15蝉蜕15皂角刺9
十四剂水煎服日一剂
腹痛、腹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原因只是一“通”字,通则不痛,通则不胀,但引起不通的原因则有气滞、血瘀、湿停等,但辨证我们不能局限于这一水平,还应继续分析引起气滞血瘀湿停的原因,是实证还是虚证所致,虚证的话是气虚、阳虚,还是血虚、阴虚。其实临床上遇到的很多病例是不能截然分开虚实的,往往是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或气滞血瘀、水湿停滞互为影响,恶性循环,因此临证时还需详加辨证。上述22例病案,只是一年来记录较详细的与大家分享,算抛砖引玉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xhfxyy/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