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时,经常能听到大人们这样说:“生病一定要忌口,鱼呀肉的最近就不要吃了”、“生病了就该吃点清淡的”……诸如此类的有关“生病要忌口”的话层出不穷。可是,这样的忌口,对发育中的儿童真的合适吗?
忌口两个月,孩子不长了
一岁的彤彤,两个月前因为肠炎医院就诊后,医生根据彤彤当时的病情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并给出了短期的调整饮食建议。然而,回家吃了几天药后,家长觉得彤彤的排便始终有点稀,次数也多,就怀疑“是消化不良”导致的,便开始给彤彤忌口。家长不敢再给她进食奶类、肉类、水果、蔬菜等食物,只给她吃白粥和清水面。
就这样吃了两个月后,家长发现,彤彤大便不仅没有好转,精神面色比之前差了。于是,家长医院就诊。经过系统的检查发现,彤彤除了消化道问题外,还出现了精神不振、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两个月内身高和体重也几乎没有增长,各方面的发育也都落后于正常的孩子。起初医生也弄不清缘由,但在了解了孩子的饮食情况后恍然大悟:“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两个月只吃稀饭和面条,身体怎么可能好?即便是生病也要好好吃饭。”
忌口是有时限的,最多三天
医院消化科李玫主任医师表示:“其实很多病和忌口没什么关系,只有当孩子的胃肠道功能受到损伤,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其它不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的疾病,原则上不用忌口。即便是腹泻病的急性期,也不能长期忌口,忌口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天(食物过敏除外)。”
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旺盛期,过度严苛的“忌口”,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体重身高不增长,还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反复感染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甚至影响给孩子认知能力的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而不是过度“忌口”。
生病也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多家长会认为,孩子生病时消化功能会减弱,事实上即使患了腹泻病的孩子,仍然能够保有70%的消化能力,吃进去的大部分食物是能够被消化吸收的。因而,生病时摄入的食物总量至少要达到健康时的70%。李主任还提醒:“蛋白质是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如果孩子的消化功能不好,可以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例如鸡蛋、婴儿的配方奶粉、鱼肉、瘦肉、豆腐等。家长也可以将食物做成汤羹类易消化的形式,帮助孩子消化吸收。”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来源于:龙虎网(通讯员张艾萱杨羚记者杭程)南京健康
编辑:祁惠责任编辑:冉嫣然
邮箱:njyeah.net联系()“南京卫生”可为您提供在线预约挂号、专家在线咨询、医检报告查询、戒烟控烟等服务。点击大拇指为我们点赞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pengmignde.com/xhfxyy/751.html